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0 条
[1] 云雯. 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新技术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1 .
[2] 徐惠. 基于厚膜技术的血液生物化学传感器的研究[D]浙江大学, 2010 .
[3] 尚永辉. 主—客体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光电分析及人工神经网络预估研究[D]西北大学, 2011 .
[4] 李新. 镍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非酶葡萄糖传感特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1 .
[5] 范新庄. 石墨电极的电化学改性制备方法与准电容特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1 .
[6] 王春燕. 聚合物薄膜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在电化学分析中的应用[D]长春理工大学, 2011 .
[7] 王秀芳. 聚苯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安徽大学, 2011 .
[8] 马玲. 三唑席夫碱、“有机爪”四羧酸铜配合物抑制PTPs研究[D]山西大学, 2011 .
[9] 周卫强. 导电聚合物/贵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于有机小分子的电催化氧化[D]苏州大学, 2011 .
[10] 马惠彦. H_4SiW_(12)O_(40)辅助体系的聚苯胺微/纳米材料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1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80 条
[1] 吴丹,朱超,强骥鹏,王杨勇. 聚苯胺的掺杂及其应用[J]工程塑料应用, 2006,(09) .
[2] 宋琼,金葆康. 去甲肾上腺素在碳纤维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5) .
[3] 桂学琴,汪海燕,王世君,金葆康. 混合自组装层纳米金修饰电极制备及电化学行为[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5) .
[4] 田春香,陈艳玲,袁军华,王修中. YPA_4碳糊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在镉的痕量分析中的应用[J]安徽化工, 2003,(03) .
[5] 陈忠平,陈君华,过家好,黎少君,张平. 甲醇在铂微粒修饰碳纳米管/纳米TiO_2-聚苯胺膜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J]安徽化工, 2006,(04) .
[6] 张平,过家好,陈俊明,陈忠平. 甲醛在nano-Pt/GC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研究[J]安徽化工, 2009,(02) .
[7] 李克龙,黄晓东,严校平,陶然. 呋喃丹在L-赖氨酸镍复合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 2011,(02) .
[8] 李华刚,袁若,柴雅琴,苗向敏,卓颖,洪成林. 基于Nafion/天青A/纳米金层层自组装固定酶的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8) .
[9] 毛定文,田艳红. 掺锂聚苯胺/活性炭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及电性能[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6) .
[10] 穆冬燕,崔莉凤. 用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测水中酚类物质的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1)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1] 金葆康,汪海燕,王世君. 混合自组装层纳米金修饰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行为研究[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理科卷)[C], 2005 .
[2] 王春涛,韩继红,桑丽,吕亚宁. 表面活性剂对Cu/L-Cys自组装膜电子传递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 2011 .
[3] 穆冬燕. 麦芽糊精修饰测酚酪氨酸酶膜电极的研制[A]全国SBR污水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4 .
[4] 宋宏图,蔡惠,李兰芳,杨平,廖华玲,万其进. 分步自组装/电沉积法制备纳米金阵列电极[A]第十一届全国电分析化学会议论文摘要(1)[C], 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