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5 条
[1] 黄晓娇. 心房颤动患者血清CARP、hs-C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D]中南大学, 2011 .
[2] 马艳红. 兔房颤时间依赖性自主神经重构及药物干预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 2011 .
[3] 段卡丹. 房颤患者血清对心肌成纤维细胞趋化运动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 2011 .
[4] 宋兵. 快速右心室起搏对犬心脏重构影响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 2005 .
[5] 王景安. 犬窦房结功能阻滞下心房高速起博诱发急性房颤电重构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 2005 .
[6] 付莉. 心房颤动的研究现状[D]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5 .
[7] 王静. Ang-(1-7)对犬快速心房起搏急性电重构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 2006 .
[8] 程晋芳. 奥美拉唑对新西兰白兔心房电重构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2007 .
[9] 熊辉. 窦房结功能不良时心房电生理及自主神经功能变化的实验研究[D]南昌大学, 2007 .
[10] 王倩丽. 环肺静脉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及其对左房功能的影响[D]吉林大学, 2008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4 条
[1] 周贤惠. 增龄引起犬心房电及结构重构与钙通道离子分子改变和心房颤动机制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 2011 .
[2] 王学文. 依那普利、厄贝沙坦和血管紧张素-(1-7)对快速心房起搏犬心房肌钠通道电流及其通道基因表达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 2010 .
[3] 李杨. 依那普利、厄贝沙坦及血管紧张素-(1-7)对快速心房起搏犬心房结构重构及RAS系统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 2010 .
[4] 代建军. Ang-(1-7)、AngⅡ、缬沙坦及卡托普利对急性心房电重构犬心房肌细胞钾通道电流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 2006 .
[5] 马瑞彦. 快速心房起搏早期兔心房肌电生理重构和维拉帕米作用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 2006 .
[6] 马丽. 自主神经在起源于肺静脉的阵发性房颤机制中的作用[D]新疆医科大学, 2006 .
[7] 周敬群. 室房逆传对窦房结功能和心房肌电活动影响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5 .
[8] 黄焰. 交感神经介导的心房纤颤的发生机制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 2008 .
[9] 王春. 氧应激状态与心房kv1.5通道表达及功能改变在心房颤动发生机制中的作用[D]中国医科大学, 2007 .
[10] 张小琴. 犬心脏神经网络在心房及肺静脉的分布及介导房颤机制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 2008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1 条
[1] 申运华,严中亚. 心房颤动的发病机制[J]安徽医学, 2009,(10) .
[2] 宋兵,王邦宁,陈大年,骆志刚,刘敏,胡泽平. 快速右心室起搏对犬心脏重构的影响[J]安徽医药, 2009,(02) .
[3] 唐渝平,史若飞,裴文楠. 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和预防老年人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J]重庆医学, 2005,(09) .
[4] 裴德安,李莉,徐志云,邹良建,张宝仁,黄盛东,郝家骅,王志农. 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醛固酮水平与心房结构重构的相关性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7,(02) .
[5] 卢钰. 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在心房颤动演变中的变化[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8,(04) .
[6] 刘维琴,马清华,牟霞. 房颤形成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J]贵州医药, 2012,(12) .
[7] 王津生. 小剂量胺碘酮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和安全性[J]河北医学, 2002,(08) .
[8] 袁义强,马业新,刘怀霖,于力,牛思泉,陈宏卫,赵育洁,王瑞敏. 羊持续心房颤动心房有效不应期变化的时间进程及其逆转观察[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06) .
[9] 王金平,廖大清,魏新川. 盐酸戊乙奎醚对离体豚鼠心室肌细胞I_(KM3)的影响[J]华西药学杂志, 2010,(05) .
[10] 马瑞彦,肖颖彬,杨宗英,钟前进,陈林,王学锋. 快速心房起搏对家兔L型钙通道α1c亚单位表达的影响及维拉帕米的保护作用[J]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7,(09)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江洪. 心房颤动发病机制研究十年回顾[A]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八次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