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2 条
[1] | 石从广. 油菜EMS诱变群体的构建以及油脂代谢相关基因等位多态性与油脂品质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 2010
.
|
[2] | 王丽丽. 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定向转育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 2010
.
|
[3] | 耿丽丽. 转Bt cry8Ea1、cry8Ha1基因花生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
|
[4] | 王新发. 甘蓝型油菜含油量的遗传与生态学研究及其杂种优势利用[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
|
[5] | 朱宗河. 甘蓝型油菜耐旱种质筛选及耐旱相关性状遗传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
|
[6] | 彭琦. 与甘蓝型油菜脂肪酸组分形成相关新基因的克隆[D]湖南农业大学, 2011
.
|
[7] | 田露申. 甘蓝型油菜异源白花性状的遗传及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 2011
.
|
[8] | 栗现芳. 小麦多子房性状SSH文库的构建及其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
|
[9] | 曾新华. 不同诱变方法对油菜种子诱变效果及突变体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
[10] | 邹娟. 冬油菜施肥效果及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80 条
[1] | 程辉,王友华,何道君,柳世君,蓝黎明,余新春,卢兆成,胡建涛. 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两型系2328AB的选育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 2007,(01)
.
|
[2] | 傅廷栋. 中国油菜生产和品种改良的现状与前景[J]安徽农学通报, 2000,(01)
.
|
[3] | 张迪,赵文军,马丽娟,柴友荣. 原花青素的性质、功能、纯化和利用[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09,(01)
.
|
[4] | 余华胜,张冬青,张尧锋,朱国富,苏强,林宝刚,丁厚栋. 甘蓝型油菜三隐性核不育系ZH1A制种技术初步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0,(07)
.
|
[5] | 孙晓敏,李英,李艳明,习广清,谌国鹏,邓根生. 我国油菜育种研究技术和品质育种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1,(03)
.
|
[6] | 王毅,郭高,赵仁渠,孙永玲. 菜籽油脂肪酸成份及其芥酸研究的起因和现状[J]安徽农业科学, 1986,(03)
.
|
[7] | 侯树敏,胡宝成,陈凤祥,李强生,吴新杰,费维新.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单交种与三交种的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 1999,(04)
.
|
[8] | 赵继献,任廷波,郑治洪. 黄籽双低杂交油菜油研9号保优栽培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4,(01)
.
|
[9] | 任廷波,赵继献. 不同施肥量·密度和行距对油研九号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4,(02)
.
|
[10] | 成强生,李庆生. 油菜群体净同化率变化规律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5,(01)
.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 条
[1] | 刘忠松,官春云,陈社员. 油菜芥甘种间杂交育种程序研究和种质创新[A]2004’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文集[C], 2004
.
|
[2] | 孙万仓,武军艳,曾军,朱慧霞,刘雅丽,张亚宏. 8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抗寒性的初步评价[A]中国作物学会2007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7
.
|
[3] | 刘宏波,刘忠松,官春云,陈社员,刘显军,杨晔宇. 油菜芥甘种间杂交培育的渐渗系的表型鉴定[A]中国作物学会2007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7
.
|
[4] | 陈光尧,王国槐,罗峰. 油菜辐射育种研究进展[A]中国作物学会2007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7
.
|
[5] | 李石开,和江明,刘旭云,张锡顺,李卫芬. 芥菜型油菜温敏核不育向甘蓝型油菜转育的种间杂交研究——Ⅰ.甘蓝型油菜可交配品系的筛选[A]云南省作物学会2004—2006年优秀论文选集[C], 2006
.
|
[6] | 余利平,张春雷,马霓,李俊. 干旱与低磷双重胁迫对冬油菜光合作用的影响[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 2009
.
|
[7] | 伍翀,杨兆春,秦双双,袁媛,黄璐琦,陈平. 植物MYB转录因子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届中药鉴定学术会议暨WHO中药材鉴定方法和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0
.
|
[8] | 苏伟,鲁剑巍,周广生,李小坤,李云春,刘晓伟. 稻草还田对油菜生长、土壤温度及湿度的影响[A]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0
.
|
[9] | 贾贺燕,王雪琴,王佳,高亦珂,张启翔. 113个萱草品种间杂交结实性研究[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2[C], 2012
.
|
[10] | 杨太明,蒋跃林,刘瑞娜,张建军. 开花期涝渍对油菜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研究[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7应对气候变化与农业气象防灾减灾[C], 201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