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范碧菲. 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审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 2015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57 条
[1] 刘建国. 新疆国有资产管理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 2010 .
[2] 张莉莉. 人工用材林经济利用优化分析方法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11 .
[3] 石军南. 亚热带森林植被生物量与碳贮量特征[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
[4] 赵洋毅. 缙云山水源涵养林结构对生态功能调控机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11 .
[5] 刘祖军. 福建集体林权流转实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11 .
[6] 宁杨翠. 长白山杨桦次生林健康评价与经营模式[D]北京林业大学, 2011 .
[7] 王华丽. 基于风险区划的中国森林保险区域化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11 .
[8] 易爱军. 我国国有林场贫困问题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11 .
[9] 李兰花. 北京市低山区残次水土保持林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 2011 .
[10] 鲁德. 中国集体林权改革与森林可持续经营[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56 条
[1] 刘春华. 毛竹林资产评估方法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 2008,(13) .
[2] 章忠. 浅议“近自然林业”理念在森林可持续经营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2,(13) .
[3] 杨金凤,王玉宽. 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8,(26) .
[4] 黄俊臻,韦新良.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30) .
[5] 郭岩琢,黄家荣,阚龙攀,陈伟峰,周宁. 国有兰考林场森林资产的评估[J]安徽农业科学, 2009,(06) .
[6] 王彬,孙倩倩,刘国顺. 林木资产评估在林权流转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16) .
[7] 施新程,谢文全. 豫南杉木经济成熟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23) .
[8] 戎建涛,雷相东,陆元昌,刁军,国红. 北京十三陵林场侧柏人工林林分结构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0,(02) .
[9] 贺永波,杨丽霞. 森林保险研究述评[J]安徽农业科学, 2010,(30) .
[10] 全锋,邓华锋. 现代森林经理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1,(07)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0 条
[1] 李加明. 我国森林灾害损失保险补偿机制研究[A]保险、金融与经济周期——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0[C], 2010 .
[2] 肖随丽. 景观林业内涵概述[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 2007 .
[3] 朱松.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贵州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影响及对策探讨[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 2008 .
[4] 靳文书. 做森林旅游文章,走持续发展之路[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 2008 .
[5] 惠刚盈,赵中华.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方法与现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 2008 .
[6] 刘俊琴,亢新刚. 城市风景林经营技术及经营效益评价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绿色经济与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 2011 .
[7] 刘俊琴,亢新刚. 城市风景林经营技术及经营效益评价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6分会场-沿海生态建设与城乡人居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1 .
[8] 蔡志坚,谢煜,宓燕,刘俊,丁胜. 林业社会化服务供求现状调查、供需结构矛盾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林改后的福建省为案例[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9 .
[9] 王玉印,张黎明. 土地资源评价综述[A]福建省土地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 2009 .
[10] 李琪,孙瑛,李望. 沿海防护林可持续经营及其实施途径的研究——以山东省沿海防护林为例[A]山东省重点学术研究成果(2008)[C], 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