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6 条
[1] 张明. 胞外蛋白酶抑制剂基因expi对大鼠肝再生的作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 2010 .
[2] 朱秋实. 性别决定基因家族成员-2基因sox_2对大鼠肝再生的作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 2010 .
[3] 农卡特. IL-6/STAT3信号通路与肝硬变大鼠肝部分切除后肝再生的实验研究[D]桂林医学院, 2010 .
[4] 张斌. 大鼠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切除对肝再生的影响[D]南京医科大学, 2011 .
[5] 杞晓红. 氯沙坦对90%门静脉结扎大鼠肝再生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 2011 .
[6] 范猛. Galectin-7、JNK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D]中南大学, 2011 .
[7] 尹义涛. 50例原发性肝癌死亡病例临床分析[D]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1 .
[8] 李光辉. 39例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研究分析[D]郑州大学, 2011 .
[9] 李一. 趋化因子CXCL9及其受体CXCR3在肝纤维化损伤中的基因表达变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11 .
[10] 王耀锋. 小鼠再生肝抗GalN/LPS联合诱导急性肝损伤的UCP2作用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 2011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4 条
[1] 于明安. 微波消融联合过继免疫预防肝癌术后复发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2011 .
[2] 袁斌. MiR-23b在大鼠肝再生终止阶段的表达及作用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 2011 .
[3] 陈晓光. 大鼠肝再生中基因组范围内的窦内皮细胞转录谱动态分析[D]新疆大学, 2011 .
[4] 任彦顺. 大鼠脾切除并不同体积肝切除后肝脏再生调控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 2011 .
[5] 吴秀菊. 抗人肝癌标志物MXR7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临床应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 2002 .
[6] 嵇武. 选择性门静脉栓塞在肝癌治疗中的新探索[D]第三军医大学, 2002 .
[7] 邢金良. 抗人肝癌基因工程抗体嵌合IgG和嵌合Fab的构建和表达[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2003 .
[8] 董红霖. 抗人肝癌基因工程抗体单双价嵌合Fab的构建和在大肠杆菌及毕赤酵母中的表达[D]第四军医大学, 2005 .
[9] 王宁. 肝癌介入治疗与肝癌多药耐药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 2005 .
[10] 曹晓伟. 他克莫司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及其5-FU敏感性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 2005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28 条
[1] 陈晓明,罗鹏飞,林华欢,周泽健,邵培坚,符力,李伟科.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肝癌的长期疗效观察[J]癌症, 2004,(07) .
[2] 徐存拴,李永辉,段瑞峰,卢爱灵,夏民,吉爱玲. 短间隔连续部分肝切除对大鼠生存和肝组织结构的影响[J]动物学报, 2001,(06) .
[3] 段瑞峰,昌静峰,张冬芬,夏民,徐存拴. 短间隔连续部分肝切除(SISPH)对肝细胞核和核仁的影响[J]动物学报, 2001,(S1) .
[4] 徐存拴,李永辉,胡轶红,韩亚伟,郭建林. 大鼠肝蛋白水解酶在短间隔连续部分肝切除(SISPH)中的活性变化[J]动物学报, 2001,(S1) .
[5] 夏民,段瑞峰,昌静峰,张冬芬,徐存拴. 短间隔连续部分肝切除(SISPH)中糖原、G-6-Pase和RNA变化分析[J]动物学报, 2001,(S1) .
[6] 官彬,唐勇,侯廷全,刘良荣,游兴攀,刘贤文,贺开贵,文鹏程,彭吉明,廖先国,黄勇,刘东,罗亚平. 双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 2006,(22) .
[7] 农卡特,袁晟光. 硬化肝脏再生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 2010,(05) .
[8] 康开庆,龚建平. 胰腺癌常用诊断方法评价[J]重庆医学, 2010,(10) .
[9] 汤朝晖,周露婷,谢志芳,胡以平,杨甲梅,章卫平,吴孟超. 利用分叶顺次肝切除术建立小鼠肝脏大部切除后再生模型[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9,(05) .
[10] 李震,胡道予,郭友,夏黎明,冯定义,曾引华. 肝癌经皮酒精注射术后肝再生的研究[J]放射学实践, 2002,(02)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黄金华,顾仰葵,李文全,高飞,李传行,龙浩,元云飞,鹿连伟. CT引导下无水乙醇消融治疗侵犯胸膜或胸壁的恶性肿瘤[A]中国(第七届)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暨世界影像导引下肿瘤微创治疗学会成立筹备大会论文汇编[C], 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