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1] 何明华. 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的政府传播功能研究[D]兰州大学, 2015 .
[2] 侯悦. 新闻里的两岸关系变迁:台湾媒体十一国庆报道框架之研究[D]苏州大学, 2015 .
[3] 范玺琴. 国家治理的传媒发展路径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 2015 .
[4] 潘静. 新媒体时代下不同主体话语间的多元互构[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5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68 条
[1] 王员. 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 2010 .
[2] 卢迎春. 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 2010 .
[3] 赵双阁. 政治文明视阈下舆论监督法治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 2010 .
[4] 刘鸣筝. 美国公共外交研究(1917-2009)[D]吉林大学, 2011 .
[5] 杜波. 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11 .
[6] 刘劲松. 都市类报纸的社会角色研究[D]暨南大学, 2011 .
[7] 王月. 新世纪媒介场中的文学生产[D]华东师范大学, 2011 .
[8] 程丽娜. 当代台湾地区精英嬗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1 .
[9] 张溦. 民族政治传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 2011 .
[10] 贾兵. 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研究[D]上海大学, 2011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24 条
[1] 窦永飞. 对主流媒体社会责任的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0,(07) .
[2] 赵佳言. 论传媒对改革开放的特殊作用[J]保定学院学报, 2009,(01) .
[3] 严励. 媒体社会与社会党革新[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 .
[4] 詹绪武. 建设和谐文化中的新闻舆论监督[J]今传媒, 2007,(01) .
[5] 詹绪武. 建构“政府新闻学”的基本问题[J]今传媒, 2008,(05) .
[6] 李晓林. 电视新闻辩论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J]今传媒, 2010,(08) .
[7] 徐丽芳. 数字出版:概念与形态[J]出版发行研究, 2005,(07) .
[8] 塔吉姑·卡德尔. 新闻媒体信息传播在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功能[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5) .
[9] 曾水英. 大众传媒:公共领域构建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关于公共领域构建过程中大众传媒公共责任的理性反思[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
[10] 程雪峰,张斌. 论媒介全球化和国际传播的“软切入”[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6,(03)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8 条
[1] 许静,辛亮. 新媒体环境下公共领域的建构——从“黑砖窑事件”谈起[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 2007 .
[2] 徐丽芳. 数字出版:概念与形态[A]中国编辑研究(2006)[C], 2007 .
[3] 张怡. 和谐语境中的多元表达——从“两会”博客看博客作为公共领域的政治传播功能[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 2006 .
[4] 欧阳云玲. 大众媒体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路径分析——以广州垃圾焚烧事件报道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0 .
[5] 吴兴民. 传媒、民众与公共安全意识——大型活动保卫中民众的公共安全意识和传媒的责任[A]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C], 2010 .
[6] 张志海. 试论服务型政府视野下的行政领导与新闻媒体[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 2008 .
[7] 罗云锋. 群体心理学与大众传媒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 2008 .
[8] 董建涛,龙朝双,毕兴全,林红玉. 大众媒介的公共政策传播功能探析[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 2007 .
[9] 邓集文. 健全我国政府公共信息服务监督机制的思考[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 2008 .
[10] 张铭清,赵振祥. 竞争下的两岸报业透视[A]新闻传媒与社会发展论坛·2007——中国新闻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论文集[C], 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