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姚树冉. 甘肃省民勤荒漠地区种子植物区系及其与植被的相关性的研究[D]兰州大学, 2015 .
[2] 王立稳. 复杂地形对北天山东段一次强降水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5 .
[3] 阿衣帕热·帕尔哈提. 达坂城柴窝堡湖区域植被的垂直分布格局及区系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 2015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89 条
[1] 陈业兵. 银胶菊化感潜力及其潜在化感物质的分离鉴定[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
[2] 王传堂. 生物技术和近红外技术在花生育种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 2010 .
[3] 林辰壹. 新疆葱属植物资源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 2010 .
[4] 田晔林. 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多样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11 .
[5] 赵博. 十字花科植物分子系统发育研究[D]武汉大学, 2010 .
[6] 朱彦涛. 甘蓝型油菜Polima CMS和陕2A CMS的形态和生化特征及其胞质遗传物质的比较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
[7] 刘芳. 黄土丘陵沟壑区茭蒿(Artemisia giraldii)的生态适应性研究[D]内蒙古大学, 2011 .
[8] 张璞进. 鄂尔多斯高原藏锦鸡儿(Caragana tibetica)的生态适应性[D]内蒙古大学, 2011 .
[9] 罗其花. 中国小蜂螨自然种系构成、流行病学调查及寄生生物学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
[10] 宛涛. 冷蒿(Artemisia frigida)有性繁殖生物学特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671 条
[1] 王峰祥,张福鑫,闫永亮,毛淑敏,李奉举,魏凯效. 莱芜香山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现状与开发利用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 2009,(02) .
[2] 周翰儒. 五种新疆盐生植物叶和同化枝解剖构造的观察[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1,(04) .
[3] 刘鹏,郭水良,黄学斌. 大别山马宗岭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03) .
[4] 刘增兰. 浅谈全球环境变化的生态后果[J]安徽农学通报, 2004,(02) .
[5] 李军红,田胜尼,杜伟伟. 外来种一年蓬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 2007,(17) .
[6] 李军红. 安徽天堂寨针叶林群落结构特征的初步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 2007,(20) .
[7] 李广京,李建丰.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 2008,(03) .
[8] 张筠,王明昌,李妍,隋娜,董长永. 海洋动物核糖体RNA基因的结构特征和功能进化[J]安徽农学通报, 2008,(05) .
[9] 石慧,王孝安,郭华. 秦岭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J]安徽农学通报, 2008,(15) .
[10] 王加真. 关于边坡植被恢复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 2005,(05)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8 条
[1] 边归国. 陆生植物化感作用抑制藻类生长的研究进展[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 2011 .
[2] 闫向阳,张玉军. 芹菜提取物对油脂抗氧化性能的研究[A]河南省化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 2010 .
[3] 丁晖,徐海根. 生物物种资源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的研究——以江苏省为例[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 2008 .
[4] PAUL KAPP. Cenozoic Volcanism in Tibet:Evidence for a Transition from Oceanic to Continental Subduction[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二卷(青藏高原)[C], 2003 .
[5] Paul Kapp,Michael A.Murphy,T.Mark Harrison. Mesozoic and Cen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Shiquanhe area of western Tibet[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二卷(青藏高原)[C], 2003 .
[6] Paul Kapp,Craig E.Manning,T.Mark Harrison,Michael H.Taylor.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early Mesozoic blueschist-bearing Qiangtang metamorphic belt,central Tibet[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二卷(青藏高原)[C], 2003 .
[7]Detrital zircon U-Pb and Hf isotopic data from the Xigaze fore-arc basin:Constraints on Transhimalayan magmatic evolution in southern Tibet[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 2011 .
[8] 蔡璇,毛静,王彩云. 菊科杀虫植物资源的研究与利用[A]2008园艺学进展(第八辑)——中国园艺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讨论会暨现代园艺论坛论文集[C], 2008 .
[9] 洪鹏翔,潘蓉英. 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现状与展望[A]2008年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 2008 .
[10] 楼崇. 论我国“大3S”汽车市场生态园[A]21世纪中国汽配市场论文集(二)[C], 2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