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38 条
[1] 王春阳. 秀丽隐杆线虫益生菌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9 .
[2] 肖仔君. Acetobacter sp. CCTCC M209061细胞催化潜手性酮不对称还原反应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10 .
[3] 轩辕铮铮. 乳链菌肽耐受性调控新基因功能的研究[D]南开大学, 2010 .
[4] 刘建明. 古代壁画图像保护与智能修复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 2010 .
[5] 李青青. 耐氧性双歧杆菌的筛选及其生理特性与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 2010 .
[6] 莫章桦. 产双酶恶臭假单胞菌的选育与酶法制备D-pHPG[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7 .
[7] 赵建新. 传统豆酱发酵过程分析与控制发酵的研究[D]江南大学, 2011 .
[8] 李杨. 桃叶珊瑚苷及其衍生物的分子结构与药理活性研究[D]西北大学, 2011 .
[9] 王晓鹃. 糖皮质激素影响肉仔鸡骨骼肌脂肪代谢的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1 .
[10] 梁荣蓉. 生鲜鸡肉调理制品菌群结构分析和货架期预测模型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934 条
[1] 刘辉,魏祥法,井庆川,刘雪兰,刘瑞亭,石天虹. 一株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的优化[J]山东农业科学, 2007,(01) .
[2] 张再辉,刘吉山,沈志强,王艳,苗立中,管宇. 鸭疫里默氏菌2型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J]山东农业科学, 2009,(10) .
[3] 孙哲,高庆荣,吴世文,孙正娟,王茂婷. 化学杀雄剂对小麦旗叶光合同化物积累与转运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 2010,(05) .
[4] 王瑞霞,钱兆国,丛新军,牟秋焕,米勇,孙宪印,王超. 转反义PLDγ基因小麦的品质性状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 2011,(07) .
[5]Effects of Compound Herbal Medicine on 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 and Egg Nutritional Quality in Laying Hens[J]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2010,(02) .
[6] 马小峰,白小军. 杜仲扦插育苗技术研究初报[J]安徽农学通报, 2008,(14) .
[7] 杨泽敏,李玉群,周竹青. 早籼稻农艺性状与米质性状的典范相关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3,(06) .
[8] 黄镜潮,杨泽敏. 早籼稻米质与结实期日均温的相关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4,(04) .
[9] 张槐椿,王志耕,蔡克周. 中草药添加剂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4,(05) .
[10] 赵秀芳. 不同碳氮源对松口蘑菌丝生长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5,(03)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0 条
[1] 庄金秋,梅建国,沈志强. 黄芪多糖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2 .
[2] 胡静涛,杨文涛,肖冲,王泽,丁壮,王春凤. GFP标记的重组新城疫病毒HN基因乳酸菌表达载体的构建[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2 .
[3] 陈志虹,郭世宁,孔德胜,魏光伟. 中草药添加剂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2 .
[4] 丁嘉信,李慧芬,崔伟亮,李荣荣. 杜仲的化学成分、药理及炮制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1 .
[5] 刘爱萍,蒋菁莉,任发政,刘松玲. 发酵乳中益生菌选择性计数培养基的研究[A]中国奶业协会年会论文集2008(下册)[C], 2008 .
[6] 邬纯鸿,黄毅,王文莉,钟代彬,吴广安,方艳军. 现代化奶牛场乳房炎病因调查及其防治[A]中国奶业协会年会论文集2009(上册)[C], 2009 .
[7] 刘彩琴,何国庆,陈启和,王伟,杨潞芳,阮晖,李青青. 一株产α-半乳糖苷酶菌的分离与选育[A]饲用酶制剂开发与应用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 2010 .
[8] 温建新,刘雪美. 健康家兔肠道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A]新型疫苗研发及基因工程疫苗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 2010 .
[9] 李海雷,孙宏春,张奇志,王文亮,孙守义,王守经,阎安泉,李志国. 利用细菌L-W降解有机磷农药MP的研究[A]中国作物学会2007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7 .
[10] 曹文,朱玉婷. 佤族食疗起源及运用[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