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刘水燕. 甘蓝型油菜黄籽基因BnSCA09定位及候选基因筛选与鉴定[D]西南大学, 2015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60 条
[1] 韩英鹏. 多环境、多遗传背景下不同发育时期大豆籽粒重的QTL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0 .
[2] 刘永刚. 基于微卫星DNA标记的马铃薯桃蚜不同种群遗传分化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10 .
[3] 王传堂. 生物技术和近红外技术在花生育种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 2010 .
[4] 于海洋. 牙鲆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和美洲牡蛎抗病相关基因SNP的初步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 2010 .
[5] 白洁. 太平洋牡蛎分子标记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0 .
[6] 林荔辉. 应用分子和常规技术通过籼粳交选育亲籼型水稻雄性不育系[D]福建农林大学, 2010 .
[7] 张彩英. 小麦主要产量和品质性状的QTL鉴定及ZDS功能标记的开发[D]河北农业大学, 2010 .
[8] 文亚峰. 人心果品种资源亲缘关系及其授粉亲和性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6 .
[9] 刘树楠. 杂交水稻花粉发育超微结构比较与多光谱显微定量分析[D]武汉大学, 2009 .
[10] 黄明. 分子标记与水稻遗传多样性及杂种优势的相关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10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817 条
[1] 姚方印,周学标,刘理梅. 外源DNA导入培育水稻抗白叶枯病种质材料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 2000,(01) .
[2] 刘栓桃,赵智中,何启伟. 大白菜转基因育种及分子标记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 2004,(03) .
[3] 杨伟强,王秀贞,张建成,禹山林. 我国花生加工产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 2006,(03) .
[4] 孙秀山,单世华,王传堂,万书波. 山东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情况调查初报[J]山东农业科学, 2006,(05) .
[5] 万书波,王才斌,卢俊玲,李光敏,伦伟志,吴正峰,成波. 连作花生的生育特性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 2007,(02) .
[6] 李汝玉,李群,张文兰,张晗,宋国安,王东建. 利用SSR标记进行小麦品种鉴定和新品种保护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 2007,(06) .
[7] 单世华,万书波,邱庆树,李春娟,许婷婷,宫清轩. 我国花生种质资源品质性状评价[J]山东农业科学, 2007,(06) .
[8] 丁照华,吴洪飞,刘治先,汪黎明,孟昭东,杨菲,张发军. 山东省主要审(认)定玉米杂交种种质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 2008,(06) .
[9] 张晓艳,封文杰,刘淑云,王丽丽,刘锋,朱建华. 花生光合生产与干物质积累的动态模拟[J]山东农业科学, 2009,(01) .
[10] 李玉发,郭中校,刘洪欣,栾天浩,赵德,檀辉,窦忠玉,何中国. 吉林省花生高产优质育种探讨[J]山东农业科学, 2009,(03)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2 条
[1] 罗彦长,王守海. 分子标记辅助水稻抗病虫育种进展[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 2007 .
[2] 于澄宇,胡胜武,郭蔼光,张春红,俞延军. 遗传标记与甘蓝型油菜杂种表现的关系[A]’2003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文集[C], 2003 .
[3] 魏昕,潘光堂. 墨白964群体5轮混合选择遗传变异的分子生物学研究[A]2004全国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创新与分子育种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4 .
[4]Genetic Dissection of Yield Components in an Elite Maize Hybrid Using Molecular Markers[A]2004全国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创新与分子育种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4 .
[5] 张仁和,薛吉全,毛建昌,马国胜,杨引福. DNA分子标记与玉米种质研究[A]2004全国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创新与分子育种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4 .
[6] 赵久然,王凤格,郭景伦. 中国玉米品种标准DNA指纹库构建研究进展[A]2004’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文集[C], 2004 .
[7] 齐永文,张洪亮,张冬玲,王美兴,孙俊立,魏兴华,裘宗恩,汤圣祥,曹永生,王象坤,李自超. 中国水稻选育品种微卫星和形态遗传多样性分析[A]中国作物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5 .
[8] 邹小云,傅军如,彭小松,朱昌兰,贺晓鹏,陈小荣,贺浩华,刘宜柏. 三系杂交水稻亲本遗传差异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研究[A]中国作物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7 .
[9] 谢潮添,陈昌生,纪德华,徐燕. 坛紫菜EST-SSR分子标记的开发及应用(英文)[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 2010 .
[10] 汪国平,胡开林,梁树南,吴定华. 番茄微卫星研究进展[A]中国园艺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