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16 条
[1] 郑金铠. 盐胁迫诱导的耐盐天才菌株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0 .
[2] 孟庆霞. 透射光谱成像技术在中药鉴定及快速无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暨南大学, 2010 .
[3] 于定荣. 以慈航丹方药探讨含挥发性成分复方用“半仿生提取法”研究的模式[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 .
[4] 段琦梅. 黄芪、党参质量评价及其提取物活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
[5] 祝丽香. 桔梗种质资源评价及白花和紫花桔梗比较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
[6] 崔海珍. 基于代谢组学的亚健康肝郁脾虚证的证候特征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 .
[7] 柳俊.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白芍中药配方颗粒制备过程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 .
[8] 彭绍忠. 广藿香抗甲型流感病毒有效成分筛选及评价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 .
[9] 何建雄. 银翘柴桂汤HPLC指纹图谱及其体外抑制流感病毒作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 .
[10] 孙红男. 苹果渣中多酚类物质的高压脉冲电场处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11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206 条
[1] 单保恩,斯重阳,张金忠,梁文杰,李巧霞,张华,刘刚叁. 中药五加皮抗肿瘤活性成分的分离[J]癌变.畸变.突变, 2004,(04) .
[2] 郭荷民. 利用不对称交叉偶联反应合成S-(+)-萘普生[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2) .
[3] 孟楣,段风娥,王晓玉,陈莉,魏良兵,吴溪. 以黄芪为参照新风胶囊指纹图谱的初步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1,(06) .
[4] 陈乃富,韩邦兴,张莉,张凯. 金樱子总黄酮的HPLC指纹图谱的初步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 2007,(03) .
[5] 杨勇春. 浙江省胡颓子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安徽农学通报, 2007,(03) .
[6] 王玲丽. 喜树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 2008,(01) .
[7] 杨育红,张文辉. 沙枣无菌苗组织脱分化培养最佳培养部位的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 2008,(12) .
[8] 刘升辉. 中药企业如何应对入世挑战[J]安徽农业科学, 2005,(12) .
[9] 秦恩华.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车轴草提取物中异黄酮含量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2) .
[10] 陶大勇,王选东,陈荣. 塔里木盆地30种植物鞣质含量的测定[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3)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6 条
[1] 吴玉良,杨杰,吴纯洁. 川贝母综合利用的思考[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1 .
[2] 许红玮. 毛细管电泳色谱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研究中的应用[A]中药饮片质量分析与中药鉴别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 2009 .
[3] 袁庆芳,赵春梅,杨官娥. 槲寄生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A]2010全国知名中医院院长暨道家文化与中医药养生论坛论文集[C], 2010 .
[4] 谭玄松,洪蕾. 当归补血汤配伍与物质基础的实验研究现状及展望[A]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9 .
[5] 刘素萍,仁立学,胡广春,胡永波,郝樊华,储诚胜. 夹角余弦法用于辐射源一致性判定的评估[A]第十四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 2008 .
[6] 陈功,魏秀贞,黄鹏程. 聚丙烯酸酯类药用控释材料的研究[A]第二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 1995 .
[7] 李维卫,胡凤祖,陈世龙,师治贤. 青藏高原红景天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A]西北地区第三届色谱学术报告会暨甘肃省第八届色谱年会论文集[C], 2004 .
[8] 赵钰玲,戚欢阳,师彦平. 八角茴香挥发性成分HS-SPME-GC-MS方法建立及应用[A]首届中国中西部地区色谱学术交流会暨仪器展览会论文集[C], 2006 .
[9] 梁瑾,封士兰. 黄芪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进展[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暨第九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 2011 .
[10] 刘素萍,仁立学,胡广春,胡永波,郝樊华,储诚胜. 夹角余弦法用于辐射源一致性判定的评估[A]第十四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2)[C], 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