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刘家通. 低渗透油气藏开采用液体炸药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 2015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30 条
[1] 张忠. 固体炸药冲击起爆的物质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 .
[2] 谭海涛. 受水下爆炸载荷作用的船体结构可靠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9 .
[3] 张华. 冲击荷载作用下岩石动态损伤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 2009 .
[4] 刘磊. 乳化炸药在水下爆破中抗水抗压性能的实验研究与机理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 2010 .
[5] 杨溢. 爆破荷载对蠕动边坡的累积效应及稳定性影响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 2010 .
[6] 宫凤强. 动静组合加载下岩石力学特性和动态强度准则的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 2010 .
[7] 周纪军. 爆炸动载对近区锚杆支护结构影响的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1 .
[8] 黄宝龙. 岩巷掘进准直眼掏槽爆破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1 .
[9] 薛富春. 富水黄土隧道隧底动力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11 .
[10] 彭念. 原位扩建隧道围岩力学响应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 2010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23 条
[1] 伍建强,钱永久,贺丽. LS-DYNA在工程结构抗爆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5,(05) .
[2] 伍建强,钱永久,索清辉. 空气夹层结构抗爆炸局部破坏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6,(04) .
[3] 边小华,石少卿,康建功,杜丽霞. 泡沫铝对坑道口部爆炸冲击波的衰减特性初步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6,(06) .
[4] 陆春其,尚羽. 毕威高速路基开挖爆破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1,(05) .
[5] 俞缙,赵维炳,苏天明,刘彤,张迪. 岩石超声波信号的小波时频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7,(06) .
[6] 高干,刘元雪,徐光伟,李秀地. 隧道扩建爆破震动控制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0,(06) .
[7] 汪建锋,丁华东,傅苏黎. 弹性波在B_4C基复合材料中传播过程的初步探讨[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5,(01) .
[8] 曲占元. 10CrNiCu钢靶板受平头弹侵彻的变形与断裂[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9,(01) .
[9] 张海波,白春华,丁儆,郝保田. 气液爆轰的数值模拟与连续边界垂直扰动法[J]火炸药学报, 1999,(04) .
[10] 梁争峰,胡焕性,焦育东,孙建,王利侠,雷全虎. 间隔靶对射流侵彻能力影响极限的实验研究[J]火炸药学报, 2003,(01)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6 条
[1] 段中山,尚爱国,秦晋. 爆炸烟云扩散的实验与仿真研究[A]全国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 2011 .
[2] 汪旭光,周家汉,王中黔,王树仁,史家堉,张正宇,徐天瑞. 我国爆破事业的发展和在新世纪的展望[A]第七届全国工程爆破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1 .
[3] 赵铮,闫鸿浩,李晓杰,欧阳欣. 应用LS-DYNA进行爆炸压实爆轰过程的数值模拟[A]计算爆炸力学进展[C], 2006 .
[4] 翟喆,张庆明. 爆炸成形弹丸侵彻多层靶的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 2007 .
[5] 于江,熊炎飞,邓海平. 岩石爆破理论模型概述[A]第六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7 .
[6] 王月桂,杨海杰,高明亮,姜浩. 防护门抗爆炸冲击波的试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7 .
[7] 张成良,李新平,代翼飞. 考虑损伤效应的岩锚梁光面爆破数值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 2007 .
[8] 龙源,晏俊伟,徐全军,高振儒,娄建武,周春华. 爆破振动信号小波分析和分形机理研究[A]中国工程爆破协会四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中国力学学会工程爆破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7 .
[9] 李永强,张杰. 岩体可爆性分级数学模型及其应用[A]中国爆破新技术Ⅱ[C], 2008 .
[10] 孟海利,薛里,任亮平,张志毅,杨年华. 饱和软黏土地基中的爆炸效应分析[A]中国爆破新技术Ⅱ[C], 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