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 孙跃跃. 功能型生物活性基质的促生抗病作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90 条
[1] | 姜峰. 拮抗酵母诱导番茄果实抗性基因的分离与功能鉴定[D]浙江大学, 2008
.
|
[2] | 刘君昂. 油茶林健康经营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
|
[3] | 张德庆. C3d分子佐剂核酸疫苗的构建与免疫效果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1
.
|
[4] | 陈甜甜. 除虫脲水悬浮剂的物理稳定性及机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1
.
|
[5] | 沙莉. 苏云金芽胞杆菌几丁质酶活性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2011
.
|
[6] | 杨帆. 沙棘木蠹蛾白僵菌高毒菌株筛选和几丁质酶基因克隆及其微胶囊制剂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
.
|
[7] | 黄蓉. 防治草莓灰霉病酵母菌株筛选及防病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1
.
|
[8] | 袁树忠. 辣椒疫霉颉颃菌的筛选鉴定、生防机制及与杀菌剂的协同作用[D]南京农业大学, 2008
.
|
[9] | 杨亚军. 棉铃虫Cry1Ac抗性相关钙粘蛋白基因突变的鉴定与检测[D]南京农业大学, 2010
.
|
[10] | 赵妍. 拮抗酵母及结合热空气处理对樱桃番茄采后病害的防治及其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10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15 条
[1] | 王飞,李纯. 离子束辐照对苏云金杆菌生物学效应的研究[J]安徽化工, 1999,(05)
.
|
[2] | 陈楠. 20%啶虫脒可溶性液剂的开发研究[J]安徽化工, 2000,(06)
.
|
[3] | 凌世海. 农药助剂工业现状和发展建议[J]安徽化工, 2001,(05)
.
|
[4] | 林昌志. 5%精喹禾灵微乳剂的研究和开发[J]安徽化工, 2004,(01)
.
|
[5] | 陈蔚林,韩谋国,温家钧. 绿色农药新剂型的开发[J]安徽化工, 2004,(02)
.
|
[6] | 凌世海. 农药助剂工业现状和发展趋势[J]安徽化工, 2007,(01)
.
|
[7] | 郑彩华. 1.8%阿维菌素水乳剂的研制[J]安徽化工, 2008,(02)
.
|
[8] | 蔡碧琼,倪素美,林加良,俞庆军. 40.6%阿维菌素·炔螨特微乳剂的配方研究[J]安徽化工, 2008,(02)
.
|
[9] | 王飞,吴晓嘉. 20%吡虫啉+15%氯氰菊酯悬浮乳剂的研制[J]安徽化工, 2010,(04)
.
|
[10] | 吴晓嘉. 浅谈配制WDG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安徽化工, 2011,(04)
.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1 条
[1] | 左广胜,郭玉杰. 苏云金杆菌β-外毒素的活性作用及评价[A]杀虫微生物[C], 1992
.
|
[2] | 闫冰,罗绍彬,闫建平,王惠杰. 苏云金杆菌Tm13-14菌株晶体毒素及毒力特性[A]杀虫微生物[C], 1992
.
|
[3] | 管玉霞,陈世夫,李德臣,武秀兰,陈英杰. B.S2362与BtH_(14)混用灭蚊幼虫的室内和野外试验[A]杀虫微生物[C], 1992
.
|
[4] | 王安福,陈少莲,韩佩娥,章剑林,桑金隆. 对苏云金杆菌库斯塔克亚种Bt_4菌株的研究[A]杀虫微生物[C], 1992
.
|
[5] | 徐加生,郭朗蕉. 苏云金杆菌悬浮乳剂防治玉米螟施药技术探讨[A]杀虫微生物[C], 1992
.
|
[6] | 冯明光. 影响我国真菌杀虫剂产业化进程的技术与社会因素[A]《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第五卷)[C], 2003
.
|
[7] | 黄自然,张卫民,黄亚东. 蚕抗菌肽研究开发三十年的回顾与展望[A]格莱姆抗菌肽——抗菌肽开发与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9
.
|
[8] | 刁现民,王永芳,李伟,王鹏,智慧,陈振玲,段胜军. 抗除草剂基因Bar转化谷子研究[A]2003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3
.
|
[9] | 彭景贤,胡方平. 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的防治[A]福建省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提高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分会场论文集[C], 2005
.
|
[10] | 冯书亮,曹伟平,陈国华,王容燕,王金耀,杜立新. 氮素营养对金龟子有效的苏云金杆菌HBF-1芽孢萌发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暨全国生物农药与化学生物学研究与产业化会议论文摘要集[C], 200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