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3 条
[1] | 李健军. 柑橘果胶多糖可控性降解和寡糖片段的分离分析及其活性研究[D]西北大学, 2011
.
|
[2] | 陈艳. 蒲葵子活性成分及质量控制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 2011
.
|
[3] | 姜山. 猫眼草活性成分提取物的肺癌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1
.
|
[4] | 闫智勇. 中药抗瘤胶囊抗人肝癌细胞的血清药理学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1
.
|
[5] | 刘兴昌. 蒲杞宫泰颗粒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全新药的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 2002
.
|
[6] | 田晶. 大豆皂甙的提取、分离及酶解[D]大连理工大学, 2001
.
|
[7] | 李玉峰. 道地性川贝母的生物学研究及其GF14基因的克隆[D]四川大学, 2002
.
|
[8] | 高晓燕. 清开灵注射液生产在线检测与质量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
.
|
[9] | 林敬明. 半枝莲指纹图谱分析及其提取物抗肿瘤活性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 2006
.
|
[10] | 杨炳华. 野黄芩苷的药物动力学及代谢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 2004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58 条
[1] | 郭荷民,马小燕. 白苏毒性的初步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03)
.
|
[2] | 章可谓. 益气补血汤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6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8,(05)
.
|
[3] | 董建华,马朋人. 中医对脑与心理关系的认识[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1987,(03)
.
|
[4] | 王瑞平,王晓露,戴虹. 益肺方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80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0,(06)
.
|
[5] | 李永安,叶兵. 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60例近期疗效观察[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0,(06)
.
|
[6] | 黄文权. 中医药治疗肿瘤机制研究近况[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1,(03)
.
|
[7] | 李永安,叶兵,杨柳. 扶正解毒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0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2,(01)
.
|
[8] | 王瑞平,杨晨. 肝积颗粒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2,(06)
.
|
[9] | 章静. 中药三七辨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4,(01)
.
|
[10] | 翁昔阳,马润娣,于立坚. 土贝母苷甲诱导人鼻咽癌细胞CNE-2Z凋亡[J]癌症, 2003,(08)
.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 条
[1] | 仇勇. 六种植物制剂对菜青虫的杀虫活性影响[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 2006
.
|
[2] | 刘源,翟丽屏,黄居梅. 钇-芦丁-SDBS体系的荧光特性及芦丁的测定[A]山东省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 2006
.
|
[3] | 袁劲松,古桂花,杨大坚,叶敏,果德安. 高效液相法测定夏天无药材中11种有效成分的含量[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 2010
.
|
[4] | 李锡晶. 半枝莲的化学成分与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 2010
.
|
[5] | 魏春山,陈孝银,周大桥,贺劲松,童光东,高辉. 复方叶下珠防治HCC的机理探讨[A]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5
.
|
[6] | 唐广义,殷东风. 肠积宁方促进大肠癌细胞株HT-29凋亡及干预相关基因bcl-2及bax表达的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 2006
.
|
[7] | 张晓凤,杨西友,肖娇,李飞. 中药发酵炮制的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9
.
|
[8] | 周燕华,黄毓麟,邓超澄,韦美棠,陈敦合. 延胡索炮制再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四届中药炮制分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4
.
|
[9] | 谢宗万. 《本草纲目拾遗》石打穿与石见穿的品种考证[A]2000中药研究论文集[C], 2001
.
|
[10] | 华永丽,曹岚,黄璐琦. 预知子本草考证[A]全国第二届中药资源生态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