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贾瑞. 不同紫花苜蓿杂交组合F_1代的生物学性状及配合力分析[D]吉林农业大学, 2015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41 条
[1] 陈丛瑾. 香椿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和生物活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
[2] 黎继烈. 金橘活性物质提取及生物活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7 .
[3] 周小玲. 4个四川桤木品系苗木的生理生态机理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7 .
[4] 闫小玲. 基于cpDNA单倍型和SSR分析的银杏群体遗传结构和谱系地理学研究[D]浙江大学, 2010 .
[5] 孙宇涵. 秋水仙素诱导银杏2n雄配子低得率的机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11 .
[6] 赵鑫. 黑木耳分级多糖抗氧化活性及其相关生理功能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11 .
[7] 张杰. 小八角莲活性成分提取分离、质量控制及药效研究[D]中南大学, 2010 .
[8] 姜山. 猫眼草活性成分提取物的肺癌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1 .
[9] 赵珺. 以环糊精为基质的扩张床吸附剂的制备及银杏黄酮的分离[D]浙江大学, 2010 .
[10] 李玉萍. 风信子(Hyacinthus orientalis L.)繁殖生物学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11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77 条
[1] 曹帮华,蔡春菊. 银杏种子生理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 2001,(01) .
[2] 曹帮华,蔡春菊,仵爱之. 断胚根处理对银杏种子发芽成苗影响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 2001,(04) .
[3] 曲晓华,辛玉峰,张克英. 不同方法提取银杏叶活性物质抑菌效果的比较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 2010,(04) .
[4] 刘婧,孙培琪,李宪利. 三个枣树品种光合荧光特性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 2011,(05) .
[5] 周高宁,邹丽丽,李柏林.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及其主要应用[J]安徽化工, 2006,(02) .
[6] 王蓉丽,刘惠,马玲. 园林植被滞尘效应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 2007,(10) .
[7] 张国华,曹受金,刘辉华. 银杏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 2008,(04) .
[8] 曹军胜,刘广全. 油松光合特性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5,(04) .
[9] 廖咏玲,许锋,程水源. 银杏叶萜内酯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9) .
[10] 刘晶芝,赵永光,冯玉珠,常丽新,高平章. 超声法提取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14)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8 条
[1] 宁平,千怀遂,马丽娜. 中国银杏的温度适宜性及其变化趋势[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 2011 .
[2] 舒仲. 我国20年来蜂花粉产业的发展[A]花粉·可持续发展(纪念联络组成立20周年)——第十一届全国花粉资源开发与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 2010 .
[3] 王景合,葛喜珍,温瑞. 银杏主要病害的发生及防治[A]首届全国干果生产与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1998 .
[4] 翟梅枝,高绍棠,彭少兵,杨雪峰. 核桃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A]首届全国干果生产与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1998 .
[5] 王金政,单守明,张安宁. 适宜于设施栽培三个杏品种的光合特性研究[A]全国第二次设施果树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 2005 .
[6] 史宝胜,刘冬云,梁海永,刘金川,杜绍华,冯晨静,李丹. 七叶树幼叶叶色生理变化研究[A]2007年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 2007 .
[7] 王壮伟,钱亚明,吴伟民,袁骥,赵密珍. 草莓花粉生活力的测定[A]草莓研究进展(三)[C], 2009 .
[8] 毕玉伟,王静,刘庆华,胡永红. 不同季节山茶光合特性的初步研究[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0)[C], 2010 .
[9] 侯艳侠,谭美,汤久杨,王四清. 北京地区不同结构温室冬季能耗分析[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0)[C], 2010 .
[10] 徐志红,李磊,武法文,谭淑娟,张志炳. 聚偏氟乙烯超滤膜的改性及其在银杏黄酮精制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精细化工药物(医药、农药、兽药)中间体学术交流会论文专辑[C], 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