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贾瑞. 不同紫花苜蓿杂交组合F_1代的生物学性状及配合力分析[D]吉林农业大学, 2015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42 条
[1] 李秀霞. 榛子杂交后代的遗传分析与良种选育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0 .
[2] 秦伟. 新疆野苹果繁育特性及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 2010 .
[3] 刘成. 多年生簇毛麦基因组新重复序列的分离及其在小麦抗病新种质鉴定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 2010 .
[4] 何小勇. 翅荚木种源遗传多样性及其抗低温胁迫能力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7 .
[5] 郑维列. 西藏色季拉山长鞭红景天种群生态学特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
[6] 刘卫东. 湖南假俭草遗传多样性、生理学特性及护坡性能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
[7] 文亚峰. 人心果品种资源亲缘关系及其授粉亲和性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6 .
[8] 赵博. 十字花科植物分子系统发育研究[D]武汉大学, 2010 .
[9] 闫小玲. 基于cpDNA单倍型和SSR分析的银杏群体遗传结构和谱系地理学研究[D]浙江大学, 2010 .
[10] 叶华. 大黄鱼SSR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及生长相关性状的QTL定位[D]湖南农业大学, 2010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014 条
[1] 曹帮华,蔡春菊. 银杏种子生理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 2001,(01) .
[2] 颜廷进,李群,李汝玉,谭振馨. RAPD技术在玉米品种纯度鉴定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 2003,(01) .
[3] 张晗,高永超,沙伟,李汝玉,戴双. 紫萼藓科植物DNA提取及遗传多样性的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 2006,(01) .
[4] 陈静,胡晓辉,苗华荣,张建成,禹山林. 花生SRAP-PCR技术体系的优化[J]山东农业科学, 2008,(05) .
[5] 王际振,刘亚琼,杨兵,王献. ISSR分子标记及其在园林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J]山东农业科学, 2008,(08) .
[6] 刘婧,孙培琪,李宪利. 三个枣树品种光合荧光特性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 2011,(05) .
[7] 葛方兰,周小奎. 紫茉莉不同花色植株遗传变异的ISSR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3) .
[8] 丁飞,姚琴,王辉. 关于银杏嫩叶手工制茶工艺的探讨[J]安徽林业科技, 2012,(01) .
[9] 陈凌云,刁英,杨新笋,胡中立.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甘薯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 2006,(09) .
[10] 李占东,童存铭,蒋美俊,张韬,林英任. 针叶树生散斑壳属部分种内及近似种间的RAPD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 2006,(12)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4 条
[1] 史倩倩,王雁,周琳. 基于毛细管电泳技术牡丹的SRAP-PCR反应体系优化及引物筛选[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1[C], 2011 .
[2] 张路,张启翔,潘会堂. 灰岩皱叶报春引种与利用研究进展[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1[C], 2011 .
[3] 张林,成海钟,周玉珍,娄晓鸣,吕文涛,张文婧. 62个朱顶红品种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A]中国球根花卉研究进展2011[C], 2011 .
[4] 宁平,千怀遂,马丽娜. 中国银杏的温度适宜性及其变化趋势[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 2011 .
[5] 刘庆昌,翟红,王玉萍. 甘薯细胞工程与分子育种的研究现状[A]2003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3 .
[6] 刘庆昌,翟红,王玉萍. 甘薯细胞工程与分子育种研究进展[A]中国作物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5 .
[7] 王英,庄南生,高和琼,黄东益. 甘蔗种质遗传基础的ISSR分析[A]中国作物学会2007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7 .
[8] 张虎平,牛建新,王国安,虎海防,马兵钢,朱军. 适于核桃的RAPD-PCR反应体系的建立[A]第三届全国干果生产与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3 .
[9] 陈劲枫,娄群峰,陈龙正,耿红,罗向东. 黄瓜全雌性基因连锁的AFLP和SCAR分子标记[A]蔬菜分子育种研讨会论文集[C], 2004 .
[10] 刘海河,侯喜林,张彦萍,钟海丰. 西瓜RAPD-PCR体系的优化及核雄性不育育性基因的标记[A]蔬菜分子育种研讨会论文集[C], 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