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李珍. 拟南芥AT2G17350纯合突变体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15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15 条
[1] 赵锦梅.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地区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10 .
[2] 王延秀. 浓缩单宁合成的分子调控及紫花苜蓿遗传转化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10 .
[3] 张荣华. 鸭茅对不同利用方式的生理生态响应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 2010 .
[4] 秦伟. 新疆野苹果繁育特性及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 2010 .
[5] 侯钰荣. 伊犁绢蒿生理生态适应性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 2010 .
[6] 鲁为华. 短期围栏封育下退化绢蒿荒漠草地更新特征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 2010 .
[7] 李望丰. SsNHX1基因在紫花苜蓿中的表达及其耐盐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0 .
[8] 郑维列. 西藏色季拉山长鞭红景天种群生态学特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
[9] 文亚峰. 人心果品种资源亲缘关系及其授粉亲和性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6 .
[10] 赵博. 十字花科植物分子系统发育研究[D]武汉大学, 2010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407 条
[1] 张晗,高永超,沙伟,李汝玉,戴双. 紫萼藓科植物DNA提取及遗传多样性的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 2006,(01) .
[2] 陈静,胡晓辉,苗华荣,张建成,禹山林. 花生SRAP-PCR技术体系的优化[J]山东农业科学, 2008,(05) .
[3] 葛方兰,周小奎. 紫茉莉不同花色植株遗传变异的ISSR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3) .
[4] 王桂芳,李光华,栾天浩. 浅谈RAPD技术与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 2007,(15) .
[5] 孔郑,李秋娜,蒋晓燕. 合肥地区高校春季草坪杂草调查初报[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0,(23) .
[6] 吕岩桢,王雷,张兴旺,郭传友. 山核桃ISSR反应体系的优化[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1,(07) .
[7] 刘瑞峰,张新全,刘金平,杨烈. 3种紫色土对紫花苜蓿根系发育及生物量构成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5,(10) .
[8] 吴三林,罗利群,刘瑞峰,陈封政. 乐山城区结缕草草坪杂草调查初报[J]安徽农业科学, 2006,(01) .
[9] 王岩春,干友民,李志丹. 亚高山退化草甸土壤性状分析及评价因子的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3) .
[10] 刘强,罗军,曹社会. 陕南牧草引种试验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4)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4 条
[1] 张路,张启翔,潘会堂. 灰岩皱叶报春引种与利用研究进展[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1[C], 2011 .
[2] 张林,成海钟,周玉珍,娄晓鸣,吕文涛,张文婧. 62个朱顶红品种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A]中国球根花卉研究进展2011[C], 2011 .
[3] 邢启明,孙启忠,高凤芹. 苜蓿生产燃料乙醇研究[A]2009全国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9 .
[4] 杨会侠,贾云,姚荣生,张玉鹏,张景根,陶玉柱,王卫. 辽东山区退耕还林地植被恢复动态[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 2007 .
[5] 张虎平,牛建新,王国安,虎海防,马兵钢,朱军. 适于核桃的RAPD-PCR反应体系的建立[A]第三届全国干果生产与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3 .
[6] 齐建勋,郝艳宾,王克建,吴春林,王维霞. 分子标记在核桃资源和育种研究中的应用[A]第四届全国干果生产、科研进展研讨会论文集[C], 2005 .
[7] 任朝兴,黄建昌,李凌,肖艳. 番木瓜分子标记研究进展[A]中国园艺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2006 .
[8] 武荣花,王雁,彭镇华,李振坚. 我国石斛属部分植物的ISSR标记分析[A]2007年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 2007 .
[9] 武荣花,王雁,彭镇华,李振坚. 我国石斛属部分植物的ISSR标记分析[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0)[C], 2010 .
[10] 曾日秋,洪月云,洪建基,卢劲梅. 牧草蔗新品系的生产性能及品质分析[A]2008年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 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