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吴明殷.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区三种针茅群落动态研究[D]内蒙古大学, 2015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70 条
[1] 成广雷. 国内外种子科学与产业发展比较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9 .
[2] 张忠华. 喀斯特森林植被种群生态学与群落稳定性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 2011 .
[3] 鲁为华. 短期围栏封育下退化绢蒿荒漠草地更新特征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 2010 .
[4] 徐军. 富苯丙氨酸碱性短肽的发现及其对蛋白质等电点和免疫交叉反应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 2010 .
[5] 田晔林. 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多样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11 .
[6] 方江平. 西藏原始林芝云杉林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
[7] 赵谷风. 中国东部常绿阔叶林群落Beta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研究[D]浙江大学, 2010 .
[8] 朱四喜. 人工湿地中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 2011 .
[9] 常骏. 呼伦贝尔草地利用单元划分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0 .
[10] 王玉山. 侧柏种源遗传多样性与地理变异规律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1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066 条
[1] 胡延吉,李晴祺. 配合力分析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J]山东农业科学, 1987,(06) .
[2] 孟兰玉. 山东小麦品种品质状况与改良目标[J]山东农业科学, 1988,(06) .
[3] 张文兰,李群,谭振新,侯淑贞,崔梅. 作物品种纯度快速鉴定技术及其应用[J]山东农业科学, 2001,(02) .
[4] 李玉玲. 直立型扁蓿豆在刚察县适应性试验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 2007,(17) .
[5] 陈海生. 天台山植物功能群光合生理特性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2,(09) .
[6] 杨业圣,侯立白,张雯,李宏骄,王丹,曹萍. 包衣对玉米种子萌发及生长特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5,(04) .
[7] 刘浪,李勇. 水稻种子休眠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5,(07) .
[8] 邵美妮,李天来,徐树军,曲波,范海延. 牛尾菜的资源利用与研究现状[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2) .
[9] 田龙,庞振凌,杜敏华. 富含长根菇营养物质的保健饮料的研制[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5) .
[10] 丁生祥,郭连云,公保才让,金元锋,张富翔. 高寒牧区无芒雀麦和扁蓿豆混播人工草地栽培措施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 2007,(04)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7 条
[1] 冯岳东,于晓英,张力,杨潇怡. 林木种子休眠原因与解除研究进展[A]园艺学文集5[C], 2010 .
[2] 刘彦文,孟小林,朱应,梁东瑞. 文山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及理化性质研究[A]杀虫微生物[C], 1992 .
[3] 褚西宁,罗建颖,程巧梅. 棒束孢霉碱性磷酸酯酶部分理化性质的研究[A]《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第四卷)[C], 1996 .
[4] 江小雷,张卫国,李伟绮. 生境空间对多样性生—产力关系的影响[A]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外来有害物种防治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 2008 .
[5] 赵丽娅,赵锦慧,李海波,赵哈林,赵学勇. 科尔沁退化沙地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分析[A]城市生态建设与植被恢复、重建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 2007 .
[6] 柳李旺,侯喜林,龚义勤,张玉明,王开荣,郑军飞. 分子标记技术在蔬菜作物品种鉴定与纯度检测中的应用[A]蔬菜分子育种研讨会论文集[C], 2004 .
[7] 高杰,高翔,赵维燕. 不同药剂对洋葱老化种子发芽率的影响[A]中国园艺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2006 .
[8] 唐章生. 巴西鲷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初步研究[A]广西水产研究所论文集(2001—2005)[C], 2006 .
[9]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hotosynthesis of Three Stipa Species Based on A Photosynthesis Model[A]Proceedings of the 2011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CDC)[C], 2011 .
[10] 上官周平,王凯博.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生产力变化及其与物种多样性关系[A]中国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与效益评价实践[C], 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