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39 条
[1] 王俊. 林荫银莲花离体快繁体系的优化及其有效成分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2] 张惠芝. 茅苍术种子育苗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3] 刘建民. “复瓣玫瑰红”蔷薇的快繁技术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
[4] 胡倩. 灯盏花化学成分的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 2010 .
[5] 韩玉. 电子鼻在苍术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 .
[6] 卡里内(Karine Pablos Calligaris). 中葡药学石蚕类药物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 .
[7] 田文君. 基于现代分析技术的中药扶正平消胶囊质量控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 2011 .
[8] 刘丹. 广藿香青枯病病原菌鉴定及致病性测定[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 .
[9] 陈丹丹. 道地药材川明参相关产品药效学的比较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1 .
[10] 何小稳. 药物中挥发性成分样品前处理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河北医科大学, 2011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5 条
[1] 彭绍忠. 广藿香抗甲型流感病毒有效成分筛选及评价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 .
[2] 王健. 补肾健脑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1 .
[3] 倪士峰. 药用植物挥发物指纹图谱研究[D]浙江大学, 2003 .
[4] 孙沂. 心舒口服液的高效毛细管电泳质量控制方法及药效学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 2003 .
[5] 邹华彬. 中药质量控制多维指纹图谱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法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4 .
[6] 郭兰萍. 影响苍术质量的生态因子研究[D]中国中医研究院, 2005 .
[7] 周欣. 姜科姜黄属植物的质量评价体系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D]四川大学, 2004 .
[8] 吴永江. 苦黄注射液及若干药材质量分析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 2005 .
[9] 田玉红. 广西桉叶挥发性成分分析及抗菌抗氧化性能研究[D]广西大学, 2006 .
[10] 张英. 广东道地药材广藿香的GC-MS化学指纹图谱和DNA指纹图谱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14 条
[1] 韦阳连,吴宝成,周义锋. 茅山苍术与苍术素相关的RAPD标记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24) .
[2] 车勇,李松涛,张永清. 酸枣超临界萃取物的化学成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17) .
[3] 易德玮,方俊,蒋红梅,董清平. 植物挥发油及其主要化学成分抗菌作用研究综述[J]现代农业科技, 2008,(23) .
[4] 曾建红,黄庆龙,陈旭. 莪术抗癌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8,(05) .
[5]Key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Molecular Pharmacognosy[J]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2011,(02) .
[6] 石志红,何建涛,常文保. 中药指纹图谱技术[J]大学化学, 2004,(01) .
[7] 安春志,刘莉,刑学锋,罗佳波. 中药指纹图谱的现状和研究进展[J]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 2005,(02) .
[8] 曾志,谭丽贤,蒙绍金,张菡. 广藿香化学成分和指纹图谱研究[J]分析化学, 2006,(09) .
[9] 柴逸峰,吴玉田,李翔. 药物分析(Ⅱ)[J]分析试验室, 2004,(07) .
[10] 赵呈雷,贾晓斌,陈彦,黄丽霞. 芦蒿秸秆超临界CO_2萃取物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J]分析试验室, 2007,(06)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 条
[1] 杨琳,杨志学. 地蚕化学成分的预实验[A]2006年全国土家族医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6 .
[2] 吴宝成,韦阳连,赵亚美,高兴,顾子霞,杭悦宇. 茅山苍术挥发油组分特征及与根茎产量相关性研究[A]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结构与生殖生物学专业委员会、江苏省植物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学术报告及研究论文集[C], 2007 .
[3] 田连起,石延榜,张本山,张振凌,李波. 黑丑与白丑炒制前后药学初步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9 .
[4] 房敏峰,王启林,胡正海. 道地与非道地产区远志药材指纹图谱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届中药鉴定学术会议暨WHO中药材鉴定方法和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0 .
[5] 张超. 现代科技革命与中药炮制的发展[A]2010中药炮制技术、学术交流暨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 2010 .
[6] 吴锋磊,倪竹南.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中药挥发油提取中的应用[A]浙江省2005年中药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5 .
[7] 黄璐琦,郭兰萍,吕冬梅. 道地药材的属性及研究对策[A]中华中医药学会四大怀药与地道药材研究论坛暨中药炮制分会第二届第五次学术会与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 2007 .
[8] 吴志刚,郭兰萍,汪洪钢,黄璐琦,蒋有绪,朱永官,孔维栋,陈保冬. VA菌根对苍术生长发育及挥发油成分的影响[A]全国第二届中药资源生态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6 .
[9] 郭兰萍,黄璐琦,阎洪,吕冬梅,蒋有绪. 基于3S的苍术道地药材研究(一)——苍术道地药材气候生态特征研究[A]全国第二届中药资源生态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6 .
[10] 郭兰萍,黄璐琦,蒋有绪,刘旭拢,潘耀忠,吕冬梅,张晴. 基于3S的苍术道地药材研究(二)——苍术挥发油组分的气候主导因子筛选及气候适宜性区划[A]全国第二届中药资源生态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