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张会灵. 竹黄分离菌液态发酵有色产物的分离纯化及功能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15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42 条
[1] 王宇光. 加味升阳益胃汤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0 .
[2] 朱立才. 植物多酚的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及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10 .
[3] 刘健. 手参有效部位及其体内代谢过程的质谱分析方法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0 .
[4] 何志平. 浙江山核桃抗氧化与蛋白质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 2011 .
[5] 崔晓燕. 枸杞多糖对低剂量电离辐射所致雄性大鼠睾丸组织损伤及其恢复作用的影响[D]武汉大学, 2010 .
[6] 盛艳梅. 基于“钙信号通路—血脑屏障”偶联的中药脑神经保护有效组分筛选方法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0 .
[7] 崔璐. 超声波处理对糙米理化特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
[8] 赖玲. 三七总皂苷口服肠溶制剂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 2011 .
[9] 帅波. 非创伤性ONFH患者脂质代谢相关因子及血小板活化相关因子的临床研究及中医药的治疗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 2011 .
[10] 蒋小飞. 8-烷基黄连碱同系物的合成与药理活性[D]西南大学, 2011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985 条
[1] 郝跟龙,王明华,郜玉宝. 依达拉奉联合丹参酮IIA磺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0,(11) .
[2] 高中松,彭密军,高亮,曾吉恒,朱华文. 桑叶黄酮的提取分离纯化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 2005,(06) .
[3] 韵海霞,舒孝和,侯永芳,熊增芳. 中药材秦艽的研究概况[J]安徽农学通报, 2007,(21) .
[4] 周复辉,易增兴,罗亨凡. 辛味中药化学成分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2) .
[5] 范远景,王俊伟. 大豆皂苷的提取和纯化工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35) .
[6] 雍国新. 荷叶中槲皮素提取工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4) .
[7] 钟才宁,李海,杨再波,毛海立,孙成斌,龙成梅. 土荆芥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7) .
[8] 程子毓,陈元涛,赵耿藏,洪美花. 高压提取红景天根中红景天苷工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9) .
[9] 陈玉勇,秦枫,刘靖,朱海燕. 三七总皂苷的乙醇超声法提取工艺及急性毒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21) .
[10] 郑祥菊. 青海地区胡芦巴中胡芦巴碱含量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8,(21)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8 条
[1] 程水明,桂元,黄文. 茯苓皮中生物活性物质提取及成分分析[A]广东省食品学会第六次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2 .
[2] 张帆,丁浩,曹研,吕龙,杜木英. 超声波辅助提取蜜环菌子实体多糖的工艺研究[A]管产学研助推食品安全重庆高峰论坛——2011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暨全国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 2011 .
[3] 龙长江,万鹏. 近红外检测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1 .
[4] 陈琳,胡昌江,李文兵,周一帆,张彤,高源,冯建. 炒王不留行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1 .
[5] 侯淑娟. 丹参粉针注射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A]北京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2010学术年会青年论坛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规范化治疗与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培训班学术论文集[C], 2010 .
[6] 李宝才,龚加顺,张惠芬,李忠. 腐植酸与普洱茶茶色素[A]第六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 2006 .
[7] 杨勤兵,贾自力. 不同树龄白果中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A]北京市营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膳食与健康研讨会论文集[C], 2010 .
[8] 肖华送,王远明,邓欣. 茄尼醇提取的传质动力学研究[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7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 2007 .
[9] 刘红旭,刘平. 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特色优势述评[A]第九次全国中医心病学术研讨会论文精选[C], 2007 .
[10] 耿晓萍,石晋丽.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A]第一届全国中药商品学术大会论文集[C], 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