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10 条
[1] 李霞. 人工合成甘蓝型黄籽油菜粒色基因的精细定位[D]华中农业大学, 2009 .
[2] 何志俊. 丝瓜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3] 刘贤娴. 萝卜营养及风味物质积累规律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9 .
[4] 刘莎莎. 光周期及低温处理对菠菜抽薹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
[5] 任志伟. 大葱抽薹机理与调控技术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
[6] 宋晓燕. 苦瓜杂种优势及数量性状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 2010 .
[7] 蔡旭. 线椒数量性状遗传及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相关性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 2010 .
[8] 吴世秀. 棉花不同杂交类型后代主要性状的遗传效应比较分析[D]河南科技学院, 2010 .
[9] 董娜. 短季棉早熟及相关性状的混合遗传与QTL定位研究[D]河南科技学院, 2010 .
[10] 周晓波. 白菜薹新品种五彩黄薹一号农艺性状与夏播栽培技术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10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87 条
[1] 韩英鹏. 多环境、多遗传背景下不同发育时期大豆籽粒重的QTL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0 .
[2] 王丽丽. 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定向转育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 2010 .
[3] 管延安. 甜高粱遗传图谱的构建及能源相关性状的QTL定位[D]山东农业大学, 2011 .
[4] 王辉. 白菜类作物硫甙合成基因的鉴定及控制硫甙的QTL定位与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
[5] 朱宗河. 甘蓝型油菜耐旱种质筛选及耐旱相关性状遗传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
[6] 杨燕宇. 甘蓝型油菜SSR分子标记图谱构建和油酸含量QTL定位[D]湖南农业大学, 2011 .
[7] 田露申. 甘蓝型油菜异源白花性状的遗传及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 2011 .
[8] 郭世星. 甘蓝型油菜含油量等重要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与QTL定位[D]四川农业大学, 2011 .
[9] 蒋苏. 黄瓜侧枝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分析和nlb基因的初步定位[D]上海交通大学, 2009 .
[10] 潘俊峰. 氮对水稻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转运特征的影响及其遗传基础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03 条
[1] 徐文玲,王淑芬,牟晋华,王翠花,刘贤娴. AFLP分子标记技术的改进——内切酶EcoRⅠ/TruⅠ组合与EcoRⅠ/MseⅠ组合的比较[J]山东农业科学, 2008,(09) .
[2] 李利斌,李化银,刘国明,刘立锋,高建伟. 大白菜LEAFY新基因BrLFY1的生物信息学解析[J]山东农业科学, 2009,(10) .
[3] 李利斌,刘立锋,李化银,程玉正,高建伟. 两个大白菜FT基因的生物信息学解析[J]山东农业科学, 2010,(03) .
[4] 孟龄,濮绍京,赵波,万平,曲延英. 小豆F_(2∶3)世代籽粒色泽性状遗传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 2007,(22) .
[5] 阮新民,施伏芝,罗志祥,苏泽胜. 水稻氮素生理利用效率的遗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6,(24) .
[6] 唐亮,徐正进. 水稻苗期干物重和叶绿素含量的遗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7,(06) .
[7] 施伏芝,阮新民,倪金龙,罗志祥,苏泽胜. 水稻氮素籽粒生产效率遗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7,(36) .
[8] 李媛媛. 甘蓝型油菜重要农艺性状QTLs定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15) .
[9] 戴罗杰,郭春雨,李飞宇,吴子恺,吕凤连,郑德波. 微胚乳超高油玉米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9,(19) .
[10] 陈小荣,陈志彬,贺浩华,朱昌兰,彭小松,贺晓鹏,傅军如,欧阳林娟. 不同种植季节下水稻株高遗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11,(09)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0 条
[1] 任洪艳,程凯,郑成淑. 菊花cDNA-AFLP分析体系的建立及应用[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1[C], 2011 .
[2] 蒋锋,刘鹏飞,张金凤,曾永三,谢振文,王晓明. 玉米小斑病抗性的遗传分析与QTL定位[A]2010植物免疫机制研究及其调控研讨会论文集[C], 2010 .
[3] 潘俊松,王刚,李效尊,吴爱忠,蔡润. 黄瓜SRAP遗传连锁图的构建及侧枝性状的基因定位[A]蔬菜分子育种研讨会论文集[C], 2004 .
[4] 宋晓飞,武剑,张延国,徐东辉,李晓楠,申书兴,王晓武. 大白菜部分叶球性状的QTL定位[A]中国园艺学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2005 .
[5] 孙奇超,杨延杰,林多. 十字花科蔬菜抽薹开花研究进展[A]2008园艺学进展(第八辑)——中国园艺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讨论会暨现代园艺论坛论文集[C], 2008 .
[6] 雷建军,陈国菊,曹必好. 十字花科蔬菜基因工程研究进展[A]中国园艺学会十字花科蔬菜分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会论文集[C], 2008 .
[7] 荆赞革,路昭亮,朱长志,宋立君,柳李旺. 萝卜肉质根根重性状遗传分析[A]中国园艺学会十字花科蔬菜分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会论文集[C], 2008 .
[8] 龚莹,王艳,原玉香,王晓武,林良斌,武剑. 白菜类作物BrFLCl开花位点的序列分析[A]中国园艺学会十字花科蔬菜分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会论文集[C], 2008 .
[9] 李威,姚军,张慧,孙思龙,王艳,武剑,王晓武. 大白菜叶部相关形态学性状的QTL定位[A]中国园艺学会十字花科蔬菜分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会论文集[C], 2008 .
[10] 李红双,李锡香. 萝卜抗源抗黑腐病性状的遗传分析[A]中国十字花科蔬菜研究进展 2009——中国园艺学会十字花科分会第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