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1 条
[1] 吕伟. 轧制态TC1和TC2钛合金板材的力学性能及变形与断裂机理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 2010 .
[2] 尤振平. 钛合金的显微组织与动态性能的关系研究[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2011 .
[3] 王跃明. 钨及钨合金零部件等离子喷涂近净成形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 2011 .
[4] 袁宝国. 置氢Ti–6Al–4V合金室温变形行为及改性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
[5] 周宇. 新型医用钛合金的制备、热机械加工工艺及表面生物活化研究[D]天津大学, 2010 .
[6] 贾丽敏. TC4合金立式离心充型凝固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
[7] 危卫华. 热氢处理改善钛合金切削加工性的基础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 .
[8] 霍文国. 钛合金干式磨抛加工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 .
[9] 薛松. TA15钛合金大型航空结构件成形特性与工艺研究[D]重庆大学, 2011 .
[10] 欧阳德来. TB6和TA15钛合金β锻组织演变及动态再结晶行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1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86 条
[1] 齐芸馨. 钛合金板材冲压开裂的AES-PRO分析[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1989,(11) .
[2] 秦桂红. TC6钛合金的热塑性变形行为研究[J]宝钢技术, 2012,(01) .
[3] 黄继华,陈浩,曹智威,周国安. 钨合金变形微观力学行为的计算机数值模拟[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1997,(06) .
[4] 陈飞,张跃飞,周海. 钛合金表面加弧辉光离子无氢渗碳工艺的研究[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04,(02) .
[5] 胡凡俊,潘茂庆. 航空钛合金防氧化离子注入技术[J]中国表面工程, 2003,(02) .
[6] 陈飞,周海,张跃飞,潘俊德. 钛合金表面加弧辉光离子无氢渗碳耐蚀性能的研究[J]表面技术, 2003,(04) .
[7] 黄本多,谢乐林,练勇. Ti-Al-V钛合金锻材的显微组织分析[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2) .
[8] 张云琨,王树臣,郭劲. 氢、氧对TC4机械性能和表面质量的影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04,(03) .
[9] 查柏林,王汉功. 超音速电弧喷钛涂层研究[J]材料保护, 2001,(04) .
[10] 姜伟,申德新,张云琨,张忠玉,王树臣,张艳红,韩宇淳,任明文. 钛合金着色技术的研究[J]材料保护, 2005,(09)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0 条
[1] 王清瑞,沙爱学,黄旭. TC18钛合金热变形动力学分析[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十四届材料科学与合金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1 .
[2] 王小翔,王俭,李阁平. 热处理工艺对TC4中厚板超声波探伤水平的影响[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十四届材料科学与合金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1 .
[3] 范述宁,郭励武,刘建伟,白志伟. 钛-钢复合板的热处理及复合界面研究[A]中国爆破新技术Ⅱ[C], 2008 .
[4] 吴崇周. TC18钛合金加工工艺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 2009 .
[5] 秦桂红,计波,朱益藩,朱峰. TC6钛合金棒材的热连轧工艺[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 2009 .
[6] 程耀永,马文利,李晓红. 利用Ti基混合粉反应钎料钎焊TC4合金[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 1999 .
[7] 王锡胜,鲜晓斌,张鹏程,王庆富,黄火根,邓广平,陈伟. Be│Ti/Cu│CuCrZr热等静压扩散连接试验研究[A]中国核学会核材料分会2007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07 .
[8] 陈智勇,施雯,吴成鸿,徐润翔. Ti6Al4V低温氧化处理对摩擦性能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二届表面工程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 2008 .
[9] 许忠国,李来平,汤慧萍. 超细钼丝拉伸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 2010 .
[10] 徐小荣,潘春旭,杨世柏. W-Mo-Ti系梯度功能材料的显微组织特征[A]湖北省第九届热处理年会论文集[C], 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