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4 条
[1] 王晴文. 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肝癌预后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 2010 .
[2] 赵燕. 和解法防治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综合征的疗效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 .
[3] 黄力建. 三氧化二砷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临床疗效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 .
[4] 王永仓. 雌激素对DEN联合NMOR诱导大鼠肝细胞癌形成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 2011 .
[5] 詹峰. 抗GDF15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功能鉴定[D]南京医科大学, 2011 .
[6] 陈盼. 根治性手术切除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的疗效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 2011 .
[7] 刘杰锋. TRPM8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中南大学, 2010 .
[8] 张涛. TRPV4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中南大学, 2011 .
[9] 杨春生. 41例胆管细胞型肝癌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 2011 .
[10] 李光辉. 39例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研究分析[D]郑州大学, 2011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4 条
[1] 贾筱琴. miR-199a对肝癌的抑制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 2010 .
[2] 梁勇. 硼替佐米干预对Allo-HSCT后aGVHD进程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 2011 .
[3] 宋长城. 蜂毒素抗肝细胞癌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 2007 .
[4] 盛庆寿. 青蒿琥酯对H_(22)肝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对肿瘤组织VEGF、FasL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8 .
[5] 李静. RNA干涉技术沉默STAT3基因抗人原发性肝癌的体内外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 2008 .
[6] 孙振纲. 利用羟基磷灰石纳米制作栓塞材料经介入途径治疗兔肝VX2肿瘤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9 .
[7] 任建庄. 槐耳清膏在肝癌介入治疗中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9 .
[8] 成薇婷. Hedgehog信号通路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 2009 .
[9] 蒋朝霞. 功能磁共振检测肝癌介入治疗后代谢改变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 2009 .
[10] 胡志坚. 微囊藻毒素毒性及其致癌机制[D]福建农林大学, 2009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20 条
[1] 孙振,王忠,凌昌全. 肝癌中医治法研究概述[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03) .
[2] 王健君,王琳. 白细胞介素12在肝癌基因治疗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01) .
[3] 李静,蒋政,陈丽,孙海波. RNA干涉下调survivin基因对人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及促凋亡作用[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01) .
[4] 李静,朴云峰,蒋政,安鼎伟,金丽君. STAT3基因在人肝癌细胞株HepG2、Bel7402、SMMC7721和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03) .
[5] 徐保宁,李云霞.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治疗多种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J]包头医学, 2011,(04) .
[6] 李家平,王于,李鹤平,黄勇慧,范文哲,向贤宏,陈伟,杨建勇. Sorafenib对TAE后VX2瘤血管生成和肝血流灌注的影响[J]当代医学, 2009,(35) .
[7] 黄建文,陆骊工. TACE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肝细胞癌的新进展[J]当代医学, 2010,(17) .
[8] 赵庆和,李军,王运杰,张俊丽. 介入治疗中肝癌肝外动脉供血的意义[J]当代医学, 2010,(17) .
[9] 武振明,刘琪,齐秀恒. 斑蝥素联合介入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观察[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0,(12) .
[10] 裴贻刚,胡道予. 影像学在HCC TACE术后随访中的应用进展[J]放射学实践, 2008,(05)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龚享文,杨钦河,王晓梅,徐拥建,黄进. 艾迪注射液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随机对照的Meta分析[A]第四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专辑[C], 2013 .
[2] 窦磊,周永章,朱鑫,黄宇辉,杜海燕,张高强,游远航.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典型肝癌发病区土壤重金属源解析及环境风险测度[A]地球资源环境定量化理论与应用——2009年全国数学地球科学与地学信息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