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1 条
[1] 韩成林. 基于损伤累积效应的PC桥梁疲劳性能演化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 2011 .
[2] 张爱丽. 模态曲率差值法在拱肋健康监测和损伤识别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 2011 .
[3] 杨怀宇. 基于受损RC桥梁荷载横向分布重分布的剩余承载能力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 2011 .
[4] 刘沛林.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板梁桥铰缝受力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 2010 .
[5] 张家弟. 基于静力响应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06 .
[6] 许峰炜. 简支板梁桥车桥振动的横向分布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 2006 .
[7] 李隆. 桥梁损伤分步识别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 2006 .
[8] 刘小强. 新预应力混凝土板式桥梁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 2007 .
[9] 陈洪波. 200Km时速铁路预应力混凝土32mT梁下挠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 2007 .
[10] 张亮. 空间网架结构的损伤识别[D]大连理工大学, 2008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 条
[1] 康省桢.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桥破坏机理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 2010 .
[2] 宋金强. 宛坪高速公路桥梁病害机理及防治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12 .
[3] 荆龙江. 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损伤识别理论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 2007 .
[4] 姚晓飞. 既有公路混凝土梁式桥损伤评估与可靠性评定研究[D]长安大学, 2009 .
[5] 邹兰林. 基于实测数据库修正的板桥动力综合评定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 2008 .
[6] 李沛. 钢筋锈蚀对混凝土梁构件力学行为影响的研究[D]中南大学, 2012 .
[7] 孟江. 装配式梁桥拓宽设计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 2013 .
[8] 尚鑫. 基于动力测试的桥梁损伤识别研究[D]长安大学, 2014 .
[9] 余竹. 基于移动荷载作用下结构响应及小波分析的桥梁损伤诊断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 2014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3 条
[1] 薛刚,李奉阁,刘海生. 损伤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模态频率变化规律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1,(02) .
[2] 赵卓,蒋晓东,霍达. 基于破坏荷载试验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单板受力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7,(05) .
[3] 李建,薛刚,李奉阁. 损伤简支梁模态频率变化规律有限元分析[J]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 2009,(04) .
[4] 单德山,李乔,张吉刚. 蒙特卡罗法在桥梁损伤识别中的应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5) .
[5] 杨磊. 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桥损伤识别方法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0,(07) .
[6] 陈淮,张云娜,葛素娟. 横向体外预应力加固装配式空心板桥的探讨[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08,(06) .
[7] 彭利英,卫军,班霞. 钢筋锈蚀对空心板连接铰缝受力性能影响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1,(02) .
[8] 戴桂华. 桥梁单板受力病害分析及处理策略[J]湖南交通科技, 2011,(02) .
[9] 秦禄生. 重载条件下小跨径简支板桥的横向铰接能力分析[J]公路, 2007,(10) .
[10] 沈苏平,刘小强,彭立. 板式桥梁合理结构形式分析与研究[J]公路, 2009,(11)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 条
[1] 陈悦驰,吴庆雄,陈宝春. 装配式空心板桥铰缝破坏模式有限元分析[A]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 2013 .
[2] 王渠,吴庆雄,陈宝春. 装配式空心板桥铰缝破坏模式试验研究[A]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 2013 .
[3] 李贵炳,郭玉刚,王来立. CFRP片材加固钢筋混凝土板梁桥试验研究[A]第二届全国工程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10 .
[4] 黄屹. 浅析桥梁工程单板受力问题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措施[A]《世界家苑》(2014)[C], 2014 .
[5] 杨秋伟,邵彩军,李娟,李翠红. 结构损伤定位的改进ULS方法[A]第2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 2015 .
[6] 罗征,王银辉,袁伟东,胡晓佳. SRC组合铰缝加固疲劳性能试验研究[A]第2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 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