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0 条
[1] 张岩. 构建化学和生物传感界面用于环境有机污染物检测新方法研究[D]东华大学, 2010 .
[2] 高敬伟. 多形态聚吡咯的制备与吸波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 2010 .
[3] 聂冬霞. 用于硝基苯类化合物快速检出的新型分析方法研究和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 2011 .
[4] 王明艳. 过渡金属化合物修饰电极的制备和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 2011 .
[5] 周建红. 纳米金属氧化物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 2011 .
[6] 王慧香.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免疫传感器和蛋白质组学研究[D]复旦大学, 2011 .
[7] 黄新建. 傅里叶变换大振幅伏安法与时域电化学阻抗谱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11 .
[8] 王春燕. 聚合物薄膜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在电化学分析中的应用[D]长春理工大学, 2011 .
[9] 彭花萍. 磁性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传感研究[D]南昌大学, 2011 .
[10] 刘亚雄. 几种新型化学修饰电极的构建及其在环境与生物分析中的应用[D]湖南大学, 2009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19 条
[1] 张平,过家好,陈俊明,陈忠平. 甲醛在nano-Pt/GC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研究[J]安徽化工, 2009,(02) .
[2] 李克龙,黄晓东,严校平,陶然. 呋喃丹在L-赖氨酸镍复合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 2011,(02) .
[3] 江锡铭,方兆,陶海升. L-半胱氨酸自组装单层膜修饰金电极测定抗坏血酸[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5) .
[4] 郑海霞,黄博能,胡君曼,龚. 制备特定尺寸的纳米金颗粒方法及性能表征[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5) .
[5] 裴玲. 修饰电极对肾上腺素的电化学研究进展[J]滨州学院学报, 2010,(03) .
[6] 贾晶晶,侯卫华,贾艳辉. CuHCF/Pt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质[J]滨州学院学报, 2011,(03) .
[7] 周谷珍,郑丽英,李莉花,孙元喜. L-半胱氨酸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的制备及应用[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
[8] 郝爱平,陈玉琴,肖安国,尹笃林. 碳纳米管的表面修饰及性能研究[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
[9] 马建国,刘淑娟,曹小红. 聚氨基β-环糊精膜修饰电极对抗坏血酸电催化作用的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 2005,(01) .
[10] 刘敬伟,边超,韩泾鸿,夏善红,许媛媛,陈绍凤,白强. 微电极生物化学传感器的表面修饰研究[J]传感器技术, 2005,(02)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 条
[1] 刘淑娟,马建国. 基于β-环糊精交联聚合物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的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C], 2007 .
[2] 马建国,彭道锋. 抗坏血酸共存下用聚氨基-β-环糊精修饰电极测定多巴胺[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5)[C], 2007 .
[3] 佘平平,汪正浩. pH值对PEDOT聚合的影响[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C], 2005 .
[4] 姜宪娟,淦五二,张汉昌,何友昭. 聚苯胺修饰电极对汞的催化还原及其在电化学冷原子发生-原子荧光法中的应用研究[A]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 2009 .
[5] 邓少平,田师一. 电子舌:技术背景与研究进展[A]食品感官科学前沿与发展——首届中国食品感官科学学术研讨会暨《食品感官科学》课程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 2006 .
[6] 王春涛,王芳,罗辉,韩继红. L-半胱氨酸自组装膜对间苯二酚的电催化作用[A]环渤海表面精饰发展论坛论文集[C],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