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2 条
[1] 王延秀. 浓缩单宁合成的分子调控及紫花苜蓿遗传转化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10 .
[2] 牛姗姗. MYB对杨梅果实花青素苷合成的调控及其机制[D]浙江大学, 2011 .
[3] 谢兴斌. 苹果bHLH转录因子MdTTL1对低温诱导花青苷合成和果实着色的多途径调控[D]山东农业大学, 2011 .
[4] 张玲. 水稻紫黑色颖壳Pbh基因的遗传分析与克隆[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
[5] 张彬. 芸薹属植物花青素生物合成代谢途径调控机制的研究[D]重庆大学, 2011 .
[6] 张桦. 新牧1号杂花苜蓿抗逆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D]新疆农业大学, 2011 .
[7] 隋益虎. 辣椒紫色性状遗传分析、相关基因克隆和种间杂种创制[D]南京农业大学, 2011 .
[8] 高建杰. 苹果两个MYB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 2011 .
[9] 王舟. 结缕草(Zoysia japonica)抗寒相关转录因子ZjDREB1基因的克隆、表达模式及功能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 2010 .
[10] 朱敏. 紫玉米高产栽培生理机制及其花青素特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 2011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17 条
[1] 招雪晴,苑兆和,陶吉寒,尹艳雷,冯立娟. 红花石榴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FR)基因cDNA片段克隆及序列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 2012,(02) .
[2] 卢其能,杨清,江辉. 马铃薯花色苷的遗传特性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状况[J]安徽农业科学, 2007,(32) .
[3] 赵云荣,王世雷. 植物花青素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8,(08) .
[4] 丛汉卿,徐立,信彩云,李志英. 红掌突变体花青素含量的测定与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 2009,(17) .
[5] 李鹏,饶灿,彭江,李想韵,宋锋,孙一铭,孙敏. 植物黄烷酮3-羟化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10,(06) .
[6] 李志先,刘芳,黄寿先,黄国鑫,莫家兴,张皓磊. 施肥对盆栽杂交鹅掌楸幼苗生长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10,(17) .
[7] 李金才,唐光雷,李存东. 不同播期和密度处理对超短季棉个体形态发育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11,(17) .
[8] 付冠华,李端,周晨妍,丰慧根. 木聚糖酶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11,(35) .
[9] 翟少伦,陈胜男,魏文康. 猪博卡病毒的研究进展[J]病毒学报, 2012,(02) .
[10] 裴仁济,陈小强,孙宁,张乃楠,张宁,张磊. 花色模式植物—非洲紫罗兰[J]北方园艺, 2010,(11)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夏涛,高丽萍,韦朝领,刘亚军,王云生,高可君,张宪林,杨冬青,孙美莲,王正荣,张立明. 茶树儿茶素生物合成研究进展[A]中国茶叶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9 .
[2] 钟淮钦,黄敏玲,吴建设,樊荣辉,林兵. 朵丽蝶兰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DtpsDFR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4)[C], 2014 .
[3] 彭玉帅,刘莉嘉,杨鑫,安燕南,吴秀稳,王如峰. 花青素生物合成中关键酶及其调控因子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分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