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0 条
[1] 宫海彦. 固本祛毒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TNF-α、ET的干预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 .
[2] 宗守凯. rhEGF外用联合血糖控制对糖尿病烧伤创面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 2011 .
[3] 李素霞. 通络保肾复方对肾小球足细胞表达nephrin影响的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 .
[4] 谢沛霖. 局部应用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愈合及HIF-1α和VEGF表达的影响[D]兰州大学, 2011 .
[5] 张冀北. 局部联合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及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血管形成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D]兰州大学, 2011 .
[6] 贺娟妮. 山茱萸中三种环烯醚萜苷的微波提取及高效液相色谱测定[D]陕西师范大学, 2011 .
[7] 李洁. 荞精复方制剂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病变的影响[D]华北煤炭医学院, 2010 .
[8] 钟先阳. 丹参酮ⅡA防治大鼠出血性休克再灌注肾损伤的作用与机理[D]第一军医大学, 2001 .
[9] 何宇新. 脑康胶囊的药学部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2 .
[10] 尹涛. 速降糖对STZ糖尿病大鼠心肌病变早期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 2003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8 条
[1] 吴勇. Pyridoxine对血小板源性一氧化氮生物合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 2010 .
[2] 韩玮. 移植胰岛细胞和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糖尿病实验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 2010 .
[3] 马立新. 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及方法学评价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
[4] 罗晓健. 复方丹参多层缓释片及其体内外评价方法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 2001 .
[5] 唐韶坤.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葡萄籽中食用及药用成分的工艺和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 2003 .
[6] 陈海敏. 琼二糖寡聚体特效降解、标记分析、结构特征与生物活性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4 .
[7] 潘浪胜. 三种中药药对的物质基础研究[D]浙江大学, 2004 .
[8] 杨南林.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中药过程分析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 2003 .
[9] 韩志慧. 山茱萸有效成分的提取及相关基础研究[D]郑州大学, 2007 .
[10] 唐国文. TFG种子的杀虫活性和有效成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7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4 条
[1] 孙晓英,吴莹,徐庆辉. 均匀设计及其在中药学领域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 2009,(07) .
[2] 赵万晴. 均匀设计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 2010,(05) .
[3] 杨刚,简道林. 糖尿病神经性疼痛对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J]包头医学, 2011,(04) .
[4] 郭学军,邹移海,吴凌,刘晓秋. 链脲佐菌素诱导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影响因素探讨[J]动物医学进展, 2008,(04) .
[5] 孟舒献,温晓娜,冯亚青. 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在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中的应用[J]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4,(06) .
[6] 黄鸣清,侯少贞,周才杰,张怡评,谢友良,蒋东旭,陈长青,江滨,赖小平. 复方丹参方有效组分及其配伍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广东药学院学报, 2011,(04) .
[7] 王娴默,杨红英,肖林,徐敏,薛丽,王卓. 糖尿病鼠模型及其与醛糖还原酶相关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08,(12) .
[8] 殷娟,张明红,杨红英. 2型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模型的建立及相关指标检测[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01) .
[9] 李静,韩莲莲,刘德义,陈会良. 加味桃核承气汤对STZ糖尿病大鼠血糖及脂代谢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13,(29) .
[10] 张璞,李容瑢,李一欣,李占淳,梁文妹. 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构建及胰岛B细胞中胰岛素表达[J]贵阳医学院学报, 2014,(02)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李士博,王兰霞. 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稳定性研究[A]西北地区第五届色谱学术报告会暨甘肃省第十届色谱年会论文集[C], 2008 .
[2] 张强. 中药治疗糖尿病药理与临床[A]第二十一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四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下册)[C], 2005 .
[3] 冯青然,陈燕军. 中药提取、精制工艺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剂分会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 2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