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贾兴旺. 通化矿区煤与瓦斯突出特征及预测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 2015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1 条
[1] 丁宝成. 煤矿安全预警模型及应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0 .
[2] 马春德. 深部复合型破坏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 2010 .
[3] 邵太升. 黄沙矿上保护层开采卸压释放作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1 .
[4] 王春光. 温度—压力耦合作用下深井煤样中吸附气体运移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1 .
[5] 王磊. 应力场和瓦斯场采动耦合效应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 2010 .
[6] 张春华. 石门揭突出煤层围岩力学特性模拟试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 2010 .
[7] 王振. 煤岩瓦斯动力灾害新的分类及诱发转化条件研究[D]重庆大学, 2010 .
[8] 郭臣业. 岩石和瓦斯突出发生条件及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 2010 .
[9] 张丽萍. 低渗透煤层气开采的热—流—固耦合作用机理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 2011 .
[10] 周军平. CH_4、CO_2、N_2及其多元气体在煤层中的吸附-运移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 2010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14 条
[1] 郭德勇,王仪斌,卫修君,王新义.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神经网络的煤与瓦斯突出预警[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09,(01) .
[2] 尹光志,李晓泉,赵洪宝,李小双,李高帅. 钻屑量与矿山压力及瓦斯压力关系现场实验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10,(01) .
[3] 田智威. 煤层气渗流理论及其研究进展[J]地质科技情报, 2010,(01) .
[4] 吴鑫,许江. 煤与瓦斯突出过程模拟实验室瓦斯通风安全数值模拟[J]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0,(06) .
[5] 冯康武. 松散体内气体渗流规律在煤巷周边瓦斯分布研究中的应用[J]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1,(05) .
[6] 王维忠,陶云奇,许江,彭守建. 不同瓦斯压力条件下的煤与瓦斯突出模拟实验[J]重庆大学学报, 2010,(03) .
[7] 赵洪宝,尹光志. 煤样初始内部结构对瓦斯流动特性的影响[J]重庆大学学报, 2010,(09) .
[8] 李晓泉,尹光志,蔡波,蒋长宝,李高帅. 煤与瓦斯延期突出模拟试验及机理[J]重庆大学学报, 2011,(04) .
[9] 姜永东,阳兴洋,熊令,郑权. 多场耦合作用下煤层气的渗流特性与数值模拟[J]重庆大学学报, 2011,(04) .
[10] 张先敏,冯其红,陈东,黄勇. 阜新盆地煤层气渗流规律实验[J]重庆大学学报, 2011,(04)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4 条
[1] 卢晋波,邵利利,王志佳,赵贺云,王鹏,彭瑞东. 三轴压缩下煤岩力学性能测试与CT扫描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2 .
[2] 姜永东,鲜学福,刘保县. 地应力、地温、声场中的煤层瓦斯渗流方程[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 2007 .
[3] 李高帅,李晓泉,蔡波. 突出煤样与非突出煤样三轴压缩试验研究[A]重庆力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9 .
[4] 吴鑫,许江,陶云奇,陆漆. 煤粉粒径配比对煤与瓦斯突出影响的实验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 2009 .
[5] 杨宗义. 黄陵2~#煤矿异常区域瓦斯治理[A]西部矿山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C], 2009 .
[6] 赵志根,范静雅,唐修义. 浅析煤与瓦斯延期突出机理的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论坛文集[C], 2008 .
[7] 赵志根,游楠岭. 望峰岗矿主井煤与瓦斯延期突出原因初探[A]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C], 2009 .
[8] 王家臣,赵洪宝. 卸轴压条件下含瓦斯煤力学及瓦斯流动特性试验研究[A]煤炭科学与技术研究论文集[C], 2010 .
[9] 李小双,尹光志,赵洪宝,王维忠,敬小非. 含瓦斯突出煤三轴压缩下力学性质试验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 2010 .
[10] 袁瑞甫,李化敏. 煤体强度对煤与瓦斯突出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A]纪念中国煤炭学会成立五十周年省(区、市)煤炭学会学术专刊[C], 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