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54 条
[1] | 贺波. 苎麻叶黄酮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构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
[2] | 张毅. 山楂叶总黄酮分散片的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D]山东大学, 2010
.
|
[3] | 王永刚. 银杏总酮酯有效部位的制备工艺及质量研究[D]山东大学, 2010
.
|
[4] | 欧阳娜娜. 银杏黄酮提取的外场强化机理及分离方法对抗氧化活性影响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8
.
|
[5] | 赵纪伟. 不同安梨株系果实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11
.
|
[6] | 骆萍. 龙眼肉提取物对东莨菪碱所致拟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 2011
.
|
[7] | 徐丽娟. 蕨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抗兔动脉粥样硬化机理的研究[D]吉林大学, 2011
.
|
[8] | 吴婧. 菊芋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抗肿瘤和抑菌性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 2010
.
|
[9] | 贺娟妮. 山茱萸中三种环烯醚萜苷的微波提取及高效液相色谱测定[D]陕西师范大学, 2011
.
|
[10] | 李文星. 蓝靛果花色苷提取及其抗肿瘤功能机理的初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11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8 条
[1] | 朱立才. 植物多酚的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及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10
.
|
[2] | 许乃霞. 家蚕荧光茧色判性机理的研究[D]苏州大学, 2011
.
|
[3] | 李敏晶. 微波辅助萃取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D]吉林大学, 2004
.
|
[4] | 赵淑英. 印楝素的萃取、分离、改性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4
.
|
[5] | 于永. 微波在提取天然产物化学成分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 2008
.
|
[6] | 董华强. 多穗柯黄酮提取分离、活性研究及其根皮苷分子修饰[D]华南理工大学, 2007
.
|
[7] | 李中新. 银杏、火炬树活性成分及其抗螨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8
.
|
[8] | 范明辉. 红景天苷纳米脂质体的研制[D]江南大学, 2008
.
|
[9] | 张咏梅. 苜蓿总黄酮的提取方法、药效以及多种豆科牧草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08
.
|
[10] | 吕春平. 箭根草总黄酮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 2009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26 条
[1] | 陈红梅,丁之恩. 石榴皮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2)
.
|
[2] | 龚建良,李姣娟,陈丛瑾. 微波法提取油茶叶总黄酮的工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35)
.
|
[3] | 黄晓冬,黄晓昆,张月琼. 赤楠叶总黄酮微波-碱水法提取工艺及其含量动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1)
.
|
[4] | 龚丽霞,丁卓平. 葎草及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9,(04)
.
|
[5] | 李超,王乃馨,郑义,陈华. 大叶金花草总黄酮提取物的抗菌活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1,(08)
.
|
[6] | 刘焱,高智席,李丽,邓婷,骆礼军,汪华东. 金樱子中芦丁和槲皮素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1,(08)
.
|
[7] | 孙永林,曹旸,余海忠,汤尚文. 襄麦冬中总黄酮超声波提取最佳工艺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1,(12)
.
|
[8] | 赵永福. 超声波辅助提取山楂叶中总黄酮工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2,(19)
.
|
[9] | 袁蕊,敖宗华,丁海龙,徐勇,付勋,沈才洪,黄治国. 高粱黄酮的提取及其测定方法的建立[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
|
[10] | 马菁,幸让新,王华强,程卫东. 超声波萃取法提取恰玛古中类黄酮的工艺研究[J]保鲜与加工, 2010,(0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