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5 条
[1] 姚志燕. 热处理对提高Ni-W-P化学镀层性能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 2011 .
[2] 葛海霞. 烟气热能回收利用装置烟气流动换热优化与应用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2011 .
[3] 王富强. 工业燃气锅炉控制系统的研究和设计[D]东华大学, 2011 .
[4] 蓝少健. 燃气热水器板翅式换热系统传热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11 .
[5] 曹思. 电子器件中铜及ITO薄膜电极的腐蚀行为研究[D]复旦大学, 2011 .
[6] 陈思佳. 散热器采暖系统低温运行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 .
[7] 葛京鹏. 蓄热式烟气冷凝余热回收装置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11 .
[8] 周旭凯. 16升强抽式冷凝燃气热水器的实验与模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11 .
[9] 胡张保. 小型三功能水源(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的试验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 2005 .
[10] 王丽. 冷凝式燃气热水器换热器的研究[D]同济大学, 2006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 条
[1] 崔永章. 内置折边扭带管内混合气体对流凝结换热与阻力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 2011 .
[2] 张喜来. 蓄热式低温余热回收及其在工业窑炉上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 2012 .
[3] 李辉. 燃气内燃机热电冷联产系统的应用实践研究[D]清华大学, 2006 .
[4] 刘贵昌. 燃气冷凝器表面耐蚀材料的制备及腐蚀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13 .
[5] 马凯. 高压富氧燃煤烟气冷凝放热试验及受热面设计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 2013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5 条
[1] 詹柏林,朱有兰,陈颖,张永泉. 金属换热器防腐技术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 2006,(12) .
[2] 彭世尼,孙知音. 燃气热水器的发展评价与展望[J]城市煤气, 1998,(12) .
[3] 王红轩,赵孝保. 热虹吸管冷凝式燃气热水器的研究[J]建筑节能, 2009,(12) .
[4] 穆连波,王随林,葛海霞,严欢,罗雪莹. 防腐表面特性对烟气凝结换热影响的实验研究[J]建筑节能, 2010,(12) .
[5] 何川,梁红强,王延军,段志强,王丹,龙天渝. 冷凝式燃气热水器级间连接段流场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 2010,(10) .
[6] 陈军. 用热泵系统回收油田低温余热[J]能源与环境, 2005,(02) .
[7] 艾效逸,王义,傅忠诚,潘树源,郭全,王随林. 高效燃气热水器的实验研究和节能分析[J]工业加热, 2002,(05) .
[8] 叶勇军,寇广孝,王汉青. 增氧燃烧型冷凝式燃气锅炉节能特性的研究[J]工业加热, 2007,(05) .
[9] 马其良,曹丽丽,吕新颜,李朋. 碳钢—铝翅片管束复合放热特性及接触热阻的实验研究[J]工业炉, 2005,(05) .
[10] 王蒙,程文,马霞,杨欣. 长大公路隧道火灾热烟气流运动规律的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2,(12)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 条
[1] 徐俊芳,王随林,潘树源,史永征. 天然气锅炉烟气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工程应用方案探讨[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六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 2009 .
[2] 魏敦崧,丁晓敏,娄桂云. 冷凝式燃气热水器的开发研究[A]中国城市燃气分会气源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四次年会论文集[C], 2005 .
[3] 艾效逸,傅忠诚,詹淑慧,潘树源,徐鹏,史永征. 燃气热水器的理论热效率及其分析[A]中国城市燃气学会应用专业委员会2005年会论文集[C], 2005 .
[4] 徐德明,周高云,娄桂云,魏敦崧. 冷凝式燃气热水器换热装置研究[A]中国城市燃气学会应用专业委员会2005年会论文集[C], 2005 .
[5] 王随林,潘树源,艾效逸,刘贵昌,傅忠诚,史永征,张春雷. 天然气供暖锅炉热能回收利用与工程示范[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文集[C], 2008 .
[6] 谢正发. 燃气热水器冷凝热利用效果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燃气分会应用专业委员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燃气分会燃气供热专业委员会2012年会论文集[C], 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