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8 条
[1] 蔡建平. Survivin和p27kip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D]郑州大学, 2010 .
[2] 王晴文. 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肝癌预后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 2010 .
[3] 赵燕. 和解法防治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综合征的疗效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 .
[4] 王永仓. 雌激素对DEN联合NMOR诱导大鼠肝细胞癌形成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 2011 .
[5] 詹峰. 抗GDF15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功能鉴定[D]南京医科大学, 2011 .
[6] 刘杰锋. TRPM8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中南大学, 2010 .
[7] 张涛. TRPV4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中南大学, 2011 .
[8] 杨春生. 41例胆管细胞型肝癌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 2011 .
[9] 曲思凤. TMPRSS4在肝细胞复发转移中的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 2011 .
[10] 叶栋. 靶向survivin基因siRNA对喉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D]宁波大学, 2010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2 条
[1] 贾筱琴. miR-199a对肝癌的抑制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 2010 .
[2] 梁勇. 硼替佐米干预对Allo-HSCT后aGVHD进程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 2011 .
[3] 张秉强. RNA干扰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与表达及其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 2006 .
[4] 宋长城. 蜂毒素抗肝细胞癌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 2007 .
[5] 陈维贤.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抑制RNA干扰的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 2007 .
[6] 盛庆寿. 青蒿琥酯对H_(22)肝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对肿瘤组织VEGF、FasL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8 .
[7] 李静. RNA干涉技术沉默STAT3基因抗人原发性肝癌的体内外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 2008 .
[8] 吴晓慧. Raf激酶抑制蛋白介导的信号通路对肝癌侵袭转移的抑制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 2009 .
[9] 成薇婷. Hedgehog信号通路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 2009 .
[10] 胡志坚. 微囊藻毒素毒性及其致癌机制[D]福建农林大学, 2009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3 条
[1] 孙振,王忠,凌昌全. 肝癌中医治法研究概述[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03) .
[2] 王健君,王琳. 白细胞介素12在肝癌基因治疗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01) .
[3] 李静,朴云峰,蒋政,安鼎伟,金丽君. STAT3基因在人肝癌细胞株HepG2、Bel7402、SMMC7721和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03) .
[4] 张宝南,魏治鹏.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TACE抗大鼠Walker-256细胞移植性肝癌血管生成的作用[J]重庆医学, 2011,(32) .
[5] 杨义明,刘预,涂植光,陈亚芹,刘靳波. shRNA抑制COX-2基因表达对肝癌细胞HepG_2生长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7,(14) .
[6] 何谦,张淑群,赵丽华,王香玲,楚雍烈. Prohibitin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9,(20) .
[7] 李蓉,黎小兵,蔡康荣,陈锦,黄培春. p53在漆树黄酮诱导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J]广东医学, 2011,(06) .
[8] 张良鹏,吴小娟,汤绍辉. RNA干扰与肝细胞癌治疗[J]广东医学, 2012,(06) .
[9] 汪永强,张彦. RNA干扰技术在肿瘤治疗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09,(05) .
[10] 罗翔宇,邢世江,曾维斌,徐建平,邓婉芳. 以腰痛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肝癌2例[J]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3,(03)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窦磊,周永章,朱鑫,黄宇辉,杜海燕,张高强,游远航.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典型肝癌发病区土壤重金属源解析及环境风险测度[A]地球资源环境定量化理论与应用——2009年全国数学地球科学与地学信息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