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曾希玲. 周逸平教授学术思想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5 .
[2] 邓桂珠. 电针内关、间使对恐惧情绪状态心率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 2015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1 条
[1] 杞锦政. 热敏灸治疗哮喘的对照研究及艾灸量感关系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 .
[2] 戚曙光. 不同年份蕲艾的理化效应差异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 .
[3] 刘西建. 针药结合对高血压大鼠血压调控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 .
[4] 杜广中. 针灸足三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的作用机理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1 .
[5] 田贵华. 长期电针刺激百会、足三里对SHR大鼠海马CA1区微血管和神经元损伤的改善作用[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
[6] 陈永萍. 针刺对肠易激综合征不同证型结肠电、脑肠肽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0 .
[7] 邹军. 电针对缺血性中风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0 .
[8] 刘琴. 天灸对D-半乳糖衰老大鼠脑退行性变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1 .
[9] 郝亮. 艾灸对实验性RA大鼠的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调控机制[D]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1 .
[10] 许能贵. 针刺对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1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58 条
[1] 周美启,周逸平,汪克明,胡玲,王月兰,陈业农. 电针心经、小肠经对心肌缺血损伤大鼠心电图和心肌酶学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5,(06) .
[2] 姜辉. 肺心病伴发冠心病85例临床分析[J]安徽医学, 1983,(04) .
[3] 胡玲,李梦,陈卫华,汪克明,王月兰. 针刺合独参注射液对实验性家兔急性心衰竭心肌力学参数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0,(06) .
[4] 汪帼斌,易玮,佘世锋. 穴位注射不同药物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镇痛作用[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2,(01) .
[5] 骆仲达. 电针督脉对缺血性脑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2,(06) .
[6] 李梦,胡玲,高忻洙,王茎,沈德凯,吴成长,夏晓红. 电针内关和心俞对家兔急性心肌缺血的协同保护作用[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2,(06) .
[7] 汪克明,周美启,王月兰,陈业农,周逸平. 电针“脾俞”对胃窦部溃疡大鼠胃肠平滑肌电活动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3,(06) .
[8] 昂文平,杨帆,王频,徐国龙,章复清,刘向国,郭宝田. 电针对戊四唑点燃型癫痫大鼠脑电图的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4,(04) .
[9] 周美启,周逸平,汪克明,胡玲,沈晓明,王月兰,陈业农. 针刺心经、小肠经干预急性心肌缺血下丘脑基因表达[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7,(02) .
[10] 周美启,吴生兵,曹健. 熏器灸法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8,(02)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4 条
[1] 李丽红,曾扬. 针刺、穴位埋线对去势大鼠偏头痛发作干预的初步探讨[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 2011 .
[2] 李文迅,黄怡然. 三种针刺方法对慢性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 2011 .
[3] 路玫,曹大明,李建伟. 针灸对CTX化疗小鼠骨髓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 2011 .
[4] 刘路遥,马惠芳. 经筋“实质”研究回顾[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 2011 .
[5] 崔云华,吴焕淦,周爽,万华,王晓梅,华雪桂,崔学军. 不同灸法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调节机制的研究[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 2011 .
[6] 周杰,魏建子. 阻断前臂血行对穴位伏安特性的影响[A]2011浙江省针灸学会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 2011 .
[7] 许能贵,杜亦旭,黄国新,罗燕. 电针对不同时间段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缺血区星形胶质细胞CX43和GLT-1的影响[A]中医药理论与应用研究——安徽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 2008 .
[8] 刘承宜. 人体发育过程的时间表征及其应用[A]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1998 .
[9] 刘杰,华赟鹏,谭敏谊,陈健文. 注射用参麦皂苷抗应激性以及对心肌缺血作用的研究[A]2010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 2011 .
[10] 陈嘉,郭学军,邹移海. 内关与心脏相关性在神经方面的研究进展[A]首届中国中医药实验动物科技交流会论文汇编[C], 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