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2 条
[1] 杨惠. PAMAM基树状分子的制备及其在溶液中聚集与界面的作用机制[D]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 .
[2] 王森. 扁桃胶多糖组分鉴定与加工特性变化规律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
[3] 黎继烈. 金橘活性物质提取及生物活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7 .
[4] 张玲. 水稻紫黑色颖壳Pbh基因的遗传分析与克隆[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
[5] 周佳欣. 氯霉素类药物辐射和光解特性及机理研究[D]上海大学, 2011 .
[6] 汪形艳. 金属氧化物/碳微球复合材料超级电容特性研究[D]湘潭大学, 2011 .
[7] 苏春花. 箬竹林结构特征及竹叶生物活性成分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11 .
[8] 国大旺. 几种重金属离子的检测及应用的新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 2011 .
[9] 延绥宏. 飞天蜈蚣七中多糖和黄酮类成分提取工艺及生物活性研究[D]西北大学, 2011 .
[10] 任群翔. 氨基葡萄糖/壳寡糖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抗氧化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 2009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13 条
[1] 缪军,杨妍妍,张一卉,刘冰江,霍雨猛,霍凤梅,修景润,吴雄. 洋葱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的分子克隆[J]山东农业科学, 2010,(02) .
[2] 钱胜涛,肖安陆,胡典明,孔渝华. 元素硫微量分析综述[J]安徽化工, 2005,(05) .
[3] 陈艳,陈键. 穿心莲总黄酮乙醇提取工艺的研究[J]安徽化工, 2009,(02) .
[4] 徐国. 巢湖地区菠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状况调查[J]安徽化工, 2010,(01) .
[5] 王岚岚,蔡为荣,胡勇. 荷叶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3) .
[6] 高中松,彭密军,高亮,曾吉恒,朱华文. 桑叶黄酮的提取分离纯化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 2005,(06) .
[7] 冯颖,孟宪军. 无梗五加果黄酮的测定及提取方法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2) .
[8] 陈春刚,韩芬霞. 生物类黄酮的研究与应用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3) .
[9] 张跃林. 蝗虫中黄酮的含量及提取工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7) .
[10] 朱丹,张家伟. 刺儿菜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05)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2 条
[1] 王润丰,张延龙,靳磊,车飞,牛立新. 渥丹百合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能力的研究[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1[C], 2011 .
[2] 粟本文,赵熙,黄怀生,郑红发,银霞,钟兴刚,刘淑娟. 绿茶总黄酮提取方法及其对羟自由基清除效果研究[A]科技创新 转型升级 做大做强湖南特色茶叶——湖南省茶叶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1 .
[3] 李卫华,刘文清,刘建国,张玉钧,杨立书,赵南京,丁志群. 激光诱导荧光法测定水中溶解有机物[A]2004全国光学与光电子学学术研讨会、2005全国光学与光电子学学术研讨会、广西光学学会成立20周年年会论文集[C], 2005 .
[4] 肖锦. 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进展与展望[A]中国精细化工协会第一届水处理化学品行业年会论文集[C], 2005 .
[5] 王振斌,马海乐. 无花果残渣中黄酮类物质提取技术研究[A]2005年全国农产品加工、食品和包装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5 .
[6] 官兴丽,罗理勇,曾亮. 茶树花的开发利用研究进展[A]中国茶叶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9 .
[7] 包玉敏,张力,倪艳杰. 中药材锦灯笼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及其体外抗氧化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 2007 .
[8] 冯翠萍,庞侯英,王晓闻,程俊丽,刘喜文. 芦笋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纯化工艺的研究[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 2004 .
[9] 石典花,孙立立,周倩.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艾叶饮片中总黄酮的含量[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8 .
[10] 张卫明,陈小萍,史劲松,顾龚平. 茶树花黄酮的提取及对羟自由基清除效果的研究[A]2014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药膳分会年会论文集[C], 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