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5 条
[1] | 岳晖. DsbC对植酸酶体外折叠及功能影响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
|
[2] | 仲伟磊. 引入新的二硫键对植酸酶结构和功能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
|
[3] | 谢锋香. 棉仁植酸含量的基因型与环境效应及与棉纤维品质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 2011
.
|
[4] | 刘开泉. 利用原核系统表达富含二硫键蛋白质的探索与改进[D]山东农业大学, 2011
.
|
[5] | 楚海娇. 植酸酶基因转化玉米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 2011
.
|
[6] | 张蕊. 天牛肠道细菌来源植酸酶的基因克隆、表达及其性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
|
[7] | 张黎. 解脂耶氏酵母脂肪酶Lip1基因的密码子优化及功能表达[D]华中科技大学, 2011
.
|
[8] | 马孟根. 黑曲霉N25植酸酶phyA基因表达片段的克隆及pPIC9K重组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D]四川农业大学, 2001
.
|
[9] | 罗燕. 黑曲霉N25抗性突变菌株的筛选及植酸酶phyA基因表达片段的序列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 2001
.
|
[10] | 彭益强. 植酸酶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和融合筛选[D]华侨大学, 2002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5 条
[1] | 钊倩倩. 青霉植酸酶phyA基因的克隆、表达及蛋白性质的改良[D]山东大学, 2010
.
|
[2] | 彭远义. 植酸酶产生菌的选育及高表达工程菌的构建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 2004
.
|
[3] | 王逸云. 小球藻外源基因转化系统的建立及其表达植酸酶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06
.
|
[4] | 卢敏. 降低糙米中抗营养因子植酸含量的途径及作用机理的研究[D]吉林大学, 2006
.
|
[5] | 刘庆龙. 水稻低植酸突变种质的创新、基因定位与遗传改良[D]浙江大学, 2006
.
|
[6] | 谷维娜. 四个肠杆菌植酸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性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
.
|
[7] | 王严. 曲霉植酸酶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07
.
|
[8] | 赵海军. 水稻低植酸突变基因的鉴定与研究[D]浙江大学, 2008
.
|
[9] | 王敏. 植酸酶PHYA的高效表达及二硫键的功能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 2008
.
|
[10] | 王志红. 无花果曲霉利用醋糟产植酸酶发酵条件与植酸酶分离纯化及性质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3 条
[1] | 刘开泉,李玲,郭峰. 曲霉来源植酸酶基因phyA的克隆及原核表达[J]山东农业科学, 2012,(02)
.
|
[2] | 高晓蓉,王国坤,王严,夏秀英,安利佳. 一种新的耐热性植酸酶基因在烟草中的表达[J]安徽农业科学, 2007,(34)
.
|
[3] | 易咏竹,陈寅,张志芳,何家禄,秦俭. 宿主域扩大的重组救活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外源基因的表达[J]蚕业科学, 2002,(04)
.
|
[4] | 赵鄢鹏,李杰,刘琦,夏善勇,吴立成,王秀君,李希臣. 基于phy基因的双边界植物表达载体构建[J]大豆科学, 2010,(03)
.
|
[5] | 刘琦,夏善勇,张军,段忠卫,刘鑫磊,李希臣. 农杆菌介导植酸酶基因转化大豆的研究[J]大豆科学, 2011,(03)
.
|
[6] | 李成良,张海燕,刘献英,周安国,王之盛. 不同酸源对微生物植酸酶降解饲料中植酸磷的体外研究[J]饲料工业, 2007,(20)
.
|
[7] | 谢英利,杨海龙,吴明江. 植酸酶发酵生产的研究进展[J]饲料工业, 2011,(02)
.
|
[8] | 覃拥灵,何海燕. 米曲霉A-1固体发酵产胞外高活性植酸酶工艺研究[J]饲料工业, 2011,(24)
.
|
[9] | 霍丹群,范守城,张云茹,侯长军,范首君. 黑曲霉F246的phyA基因克隆及其新型表达载体构建[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8)
.
|
[10] | 蒋治国,王士长,何飞燕. 植酸酶的研究进展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J]广西农学报, 2005,(04)
.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