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03 条
[1] 丁伯文. 斑点叉尾鮰消化道益生菌的筛选与应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2] 贺中华. 黄鳝肠道菌群的初步分析和益生菌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3] 孟小亮. 黄颡鱼肠道益生菌的筛选及其应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4] 闫法军. 刺参养殖池塘有机物降解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及其特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0 .
[5] 陈爱玲. 对虾池塘精养环境的综合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0 .
[6] 祁永青. 西宁地区硅酸盐细菌生物学特性及促生效应的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 2010 .
[7] 滕青杉. 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肉桂酰胺的生物合成及菌种鉴定[D]华东理工大学, 2011 .
[8] 侯旭. 原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微生物筛选及降解研究[D]吉林大学, 2011 .
[9] 王晓强. 不同环境因子及微生物菌株对家蚕抗性生理影响的初步研究[D]西南大学, 2011 .
[10] 吴希茜. 大头菜后熟优势微生物分离鉴定及发酵剂的研制[D]西南大学, 2011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2 条
[1] 张增胜. 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适用技术及机理研究[D]东华大学, 2010 .
[2] 王芸. pH、氨氮胁迫对中国对虾细胞凋亡和抗氧化系统影响机理的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 2011 .
[3] 刘晓华. 谷胱甘肽对凡纳滨对虾抗氧化防御的调控机理[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4] 朱海兴. 短程硝化反硝化微生物技术处理催化剂含氨废水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 2011 .
[5] 刘红玉. 表面活性剂对水生植物的损伤及生物降解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01 .
[6] 张春晖. 中国优良酒类酒球菌(Oenococcus oeni)的分离筛选及苹果酸—乳酸发酵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1 .
[7] 刘新. 有机磷杀虫剂降解菌的诱发、分离与降解效果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2002 .
[8] 姚江. 高效广谱苏云金芽孢杆菌Ly30株的分子生物学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2 .
[9] 张敏. 林火对土壤环境影响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02 .
[10] 张瑜斌. 九龙江口红树林土壤微生物及藻体异养固氮菌的某些生态学研究[D]厦门大学, 2002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208 条
[1] 解永梅,张成玲,赵永强,张薇,张广民. 山东省大白菜黑腐病病原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 2007,(06) .
[2] 杨代金,张穗,王玉军,温广月. 一株氨氮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的初步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 2009,(03) .
[3] 袁征,徐建平. 乡镇生活污水水体高效氨氮降解菌株的筛选[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 2011,(02) .
[4] 田雪亮,单长卷. 黄瓜种子及幼苗内生细菌分离鉴定[J]安徽农业科学, 2006,(08) .
[5] 闵涛玲,杨启银,曩潇潇,周耀明. 光合细菌菌剂中一株粘质沙雷氏菌的分离与鉴定[J]安徽农业科学, 2006,(22) .
[6] 马琼. 魔芋软腐病拮抗菌BJ-1的鉴定[J]安徽农业科学, 2008,(05) .
[7] 肖春玲,贺晖,廖信军,邹小明,李晓红. 井冈山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初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08) .
[8] 聂麦茜,刘加昌,朱玉玺,李立伟,田永胜. 纤维素降解菌筛选分离与CMC酶提取及其活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9) .
[9] 张婷,曲凌云,祝茜. 一株海洋细菌HZBN43的鉴定[J]安徽农业科学, 2008,(33) .
[10] 孔庆军,任雪艳,陆江红,景华,王莹,葛彬. 新疆棉花芽孢杆菌的筛选及纯化[J]安徽农业科学, 2008,(35)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 条
[1] 杨晓明,耿长君,苗磊. 高氨氮及高浓度难降解化工废水处理技术进展[A]中国化工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论文集[C], 2011 .
[2] 赵永坤,朱昌雄,李良生,于化泓. 复合菌群的构建及其对COD去除率的影响[A]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科技论坛论文汇编[C], 2009 .
[3] 潘光辉,张赟,尹贤贵,杨琦凤. 番茄青枯病病原鉴定及抗病材料选育[A]重庆市园艺学会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 2005 .
[4] 冯春晖,王娜,张金鸿,王连生. 微生物去除活性污泥中重金属的试验研究[A]第二届全国恶臭污染测试及控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5 .
[5] 雷爱莹. 南美白对虾败血病病原菌(副溶血弧菌)的研究[A]广西水产研究所论文集(2001—2005)[C], 2006 .
[6] 李颖,孙永明,孔晓英,李连华,杨改秀,袁振宏. 菌株Dysgonomonas mossii的分离及产电特性[A]全国农村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