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朱强. 牛奶、尿液中主要抗菌药残留微生物学筛选方法及其试剂盒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8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9 条
[1] 贺德春. 兽用四环素类抗生素在循环农业中的迁移累积及阻断技术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11 .
[2] 艾晓辉. 多西环素在斑点叉尾鮰中安全使用及快速检测技术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11 .
[3] 黄魁. 废旧镍镉、镍氢电池中有价值金属的回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11 .
[4] 郭丹钊. 分离自商陆的根际真菌SL-30杀灭钉螺作用研究[D]江苏大学, 2012 .
[5] 蔡保松. 蜈蚣草富集砷能力的基因型差异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反应[D]浙江大学, 2004 .
[6] 史光华. 北京郊区集约化畜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影响及其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4 .
[7] 孙志良. 复方白毛藤注射剂有效成份及其药理作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03 .
[8] 吴银宝. 恩诺沙星在鸡粪中的残留及其生态毒理学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 2003 .
[9] 孙永学. 有机胂添加剂的生态毒性及毒性机理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 2003 .
[10] 肖全伟. 酚类环境雌激素的色谱测定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 2006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07 条
[1] 漆辉,马莎,张乙涵,伍钧. 抗生素残留在土壤环境中的行为及其生态毒性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11,(18) .
[2] 杨和连,沈军,李新峥. 外源铬对两个豇豆品种苗期生长的影响[J]北方园艺, 2009,(01) .
[3] 王俊文. 严格控制兽药残留 确保动物性食品安全[J]北京农业, 2009,(06) .
[4] 孙雷,徐士新. 兽药残留的风险、产生原因及主要监管措施[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
[5] 何方洋. 兽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
[6] 魏玉春,张如刚,安加俊,刘少兴. 兽医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分析[J]当代畜牧, 2012,(02) .
[7] 刘红樱,赖启宏,陈国光,冯小铭,郭坤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F分布及其与地氟病关系初探[J]中国地质, 2010,(03) .
[8] 冯学慧,黄素珍,杨国胜. 浅析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的危害与对策[J]动物医学进展, 2010,(S1) .
[9] 王金翠,孙继朝,黄冠星,刘景涛,张玉玺,陈玺,荆继红,向小平,张英,崔海炜,张媛静. 土壤中砷的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研究[J]地球与环境, 2011,(01) .
[10] 李圣发. 土壤砷污染及其植物修复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球与环境, 2011,(03)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 条
[1] 孙涛,李洪亮,杜新. 牛乳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及其检测方法的比较[A]中国奶业协会年会论文集2008(下册)[C], 2008 .
[2] 姚丽贤,张太平,党志,李国良. 洛克沙胂代谢物的毒性及其环境行为[A]全国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监测与控制治理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 2008 .
[3] 甘居利,李娟. 化学抗生素对鱼类的毒性和残留效应[A]中国南方十六省(市、区)水产学会渔业学术论坛第二十六次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上册)[C], 2010 .
[4] 姚艳霞,孙燕,李治. 谷胱甘肽转移酶作为生物标志物在环境毒理学上的应用[A]2008陕西省环境与健康论坛论文集[C], 2008 .
[5] 曾敏,廖柏寒,雷鸣,曾清如,张永. 湖南郴州、石门、冷水江3个矿区As污染状况的初步调查[A]首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5 .
[6] 史奕,赵牧秋,王俊,宋玉芳. 设施菜地土壤-植物系统中有机肥源抗生素的影响研究进展[A]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9 .
[7] 陈利军,武志杰,张丽莉,周礼恺. 第三章 中国土壤酶学研究:成就、问题及建议[A]中国土壤科学的现状与展望[C], 2005 .
[8] 冯学慧,黄素珍,杨国胜. 浅析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的危害与对策[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食品卫生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