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0 条
[1] | 艾青. 水稻耐高温遗传基础研究及基因表达谱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 2009
.
|
[2] | 周伟辉. 水稻耐热性生理机理和耐热资源的鉴定与筛选[D]浙江大学, 2011
.
|
[3] | 刘玉姮. 野生大麦Hsp17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多样性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 2011
.
|
[4] | 艾佳. 小麦品种“川农16”中醇溶蛋白基因序列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 2011
.
|
[5] | 朱李阳. 播期和昼夜高温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D]华中农业大学, 2011
.
|
[6] | 杨曦. 茶用菊耐热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体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1
.
|
[7] | 吕高钊. 不同基因型蚕豆产量与品质形成及调控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10
.
|
[8] | 潘泠. 氮素对高羊茅耐寒性生理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10
.
|
[9] | 吴斌. 萝卜耐热性鉴定与热激蛋白基因克隆[D]南京农业大学, 2009
.
|
[10] | 刘霞. 野生匍匐翦股颖耐热特性及坪用价值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07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4 条
[1] | 朱昌兰. 水稻低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及品质形成对高温耐性的QTL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 2005
.
|
[2] | 徐兆师. 小麦抗逆相关DREB/ERF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与鉴定[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5
.
|
[3] | 张桂莲. 两个早稻品种耐热性生理及分子遗传基础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06
.
|
[4] | 彭燕. 野生鸭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优异种质筛选[D]四川农业大学, 2006
.
|
[5] | 岳元文. 四倍体小麦醇溶蛋白和低分子量谷蛋白基因序列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 2006
.
|
[6] | 李小珍. 南亚果实蝇种群特征及其对食料和热胁迫的生理调控机制[D]西南大学, 2007
.
|
[7] | 杨寅桂. 黄瓜耐热性及热胁迫响应基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7
.
|
[8] | 朱校奇. 超级杂交稻再生特性及其生理基础研究[D]中南大学, 2008
.
|
[9] | 蒋开锋. 水稻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遗传与相关研究、耐热QTL定位及直链淀粉含量分子标记辅助选择[D]四川农业大学, 2007
.
|
[10] | 贺亚军. 优质棉纤维发育品质相关基因的分离、克隆、鉴定与定位[D]南京农业大学, 2008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2 条
[1] | 刘霞,彭燕. 翦股颖属草坪草适应性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2)
.
|
[2] | 陈旭,蒋晓英,雷开荣,林清,吴红,唐永群,静一,田维彬,郑远红,赵正武. 水稻耐高温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8,(33)
.
|
[3] | 张田,王锋,魏涛,刘春朝. 热激在植物和微生物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10,(08)
.
|
[4] | 张芸芸,孙彦. 冷季型草坪草的耐热性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 2008,(08)
.
|
[5] | 宋建,乐明凯,符冠富,王熹,陶龙兴. 水稻高温胁迫伤害机理研究进展[J]中国稻米, 2009,(06)
.
|
[6] | 张涛,杨莉,蒋开锋,黄敏,孙群,陈温福,郑家奎. 水稻抽穗扬花期耐热性的QTL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 2008,(05)
.
|
[7] | 李敏,马均,傅泰露,童平,吴合洲,罗德强,江学海,涂敏. 杂交水稻灌浆期耐热性生理生化鉴定指标的筛选[J]贵州农业科学, 2009,(05)
.
|
[8] | 杨梯丰,刘斌. 水稻耐热性QTL鉴定的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 2009,(06)
.
|
[9] | 徐娜婷,刘玉民,刘亚敏,何丙辉. 引种花卉紫串扦插苗对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J]草业学报, 2012,(05)
.
|
[10] | 鞠冠华,崔丽洁,张书,钱忠英,潘静娴,开国银. 植物耐热性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长江蔬菜, 2012,(2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