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2 条
[1] 张翼. 海藻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及红藻海头红化学成分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4 .
[2] 李华. 羊肚菌子实体部分化学成分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 2006 .
[3] 段小娟. 海洋红藻鸭毛藻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7 .
[4] 胡炜彦. 茄呢醇提取工艺研究和益妙保尔金米胶囊抗肿瘤活性评价[D]昆明医学院, 2007 .
[5] 毋冰. 蜂斗菜Petasites hybridus L.和旱芹Apium graveolens L.的化学成分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 2007 .
[6] 王现杰. 中国南海软珊瑚Sinularia sp.西松烷二萜类细胞毒活性成分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 2008 .
[7] 袁云辉. 花盖红菇菌丝体提取物的体外功效及化学成分分析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09 .
[8] 李晓栋. 三种海岸带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12 .
[9] 王盈盈. 云贵腺药珍珠菜与疏花卫矛化学成分的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 2012 .
[10] 于瑞同. 毒根斑鸠菊与疏花卫矛化学成分的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 2013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 条
[1] 丁兰平. 中国凹顶藻类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3 .
[2] 韩益丰. 三种菊科植物萜、苷类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D]兰州大学, 2006 .
[3] 杨利荣. 三色马先蒿Pedicularis tricolor H.-M.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西南大学, 2006 .
[4] 李可. 海洋红藻多管藻和松节藻的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8 .
[5] 季乃云. 凹顶藻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和化学分类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8 .
[6] 张红军. 三种西沙海绵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 2009 .
[7] 刘旭. 蒲枝凹顶藻、鸭毛藻及鸭毛藻共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0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 条
[1] 麻兵继,申进文,余海尤,周航,赵旭,阮元,吴婷婷. 粗糙肉齿菌子实体化学成分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 2010,(03) .
[2] 段小娟,李晓明,王斌贵. 海洋红藻鸭毛藻化学成分研究[J]海洋科学, 2007,(05) .
[3] 赵永勋,吴晶. 红菇属真菌研究进展[J]林业科技, 2012,(02) .
[4] 李国杰,李赛飞,赵东,文华安. 红菇属研究进展[J]菌物学报, 2015,(05) .
[5] 王盈盈,刘寿柏,王昊,钟惠民. 疏花卫矛化学成分的研究[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2,(06) .
[6] 汤建国,邵红军,刘吉开. 变绿红菇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 2008,(12) .
[7] 张建烽,李友宾,钱士辉,李铖璐,蒋建勤. 白首乌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 2006,(10) .
[8] 王明焱,姚卫,曾陇梅,苏镜娱. 绣球多棘软珊瑚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6)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李国杰,李赛飞,文华安. 中国红菇属物种资源经济价值[A]第九届全国食用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