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8 条
[1] 白树梓. 四黄汤湿敷联合神灯照射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 .
[2] 宋茂林. 特重度烧伤病人血小板变化的临床研究[D]南华大学, 2011 .
[3] 姜晓琪. 人体失神经支配肌肉萎缩程度与临床可修复时限的研究[D]复旦大学, 2010 .
[4] 宋珊珊. 一效膏促进皮肤溃疡愈合的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1 .
[5] 刘恒平. 应用苯扎氯铵与碘伏清创换药治疗感染创面的临床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 .
[6] 纪德辉. 不同坐浴时段对混合痔术后水肿及愈合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 .
[7] 张路. 胶原蛋白肽的制备工艺及生肌玉红凝胶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 .
[8] 王绍昭. 大黄油纱用于肛裂术后影响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 .
[9] 许媛慧. 自拟苦参汤对肛瘘术后愈合影响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 .
[10] 史志明. 野战微型止血器的研制[D]第一军医大学, 2000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 条
[1] 张明. 颌面部创伤合并颅脑损伤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2003 .
[2] 贝绍生. 肛瘘膏治疗小儿肛瘘的临床与细胞生物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 .
[3] 李培兵. 瘦素促进伤口愈合作用的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5 .
[4] 岳晓莉. 黄芪多糖对氧化损伤致皮肤溃疡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 .
[5] 兰秀夫. 骨科老年患者手术损害控制的临床应用与初步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 2008 .
[6] 张坤. 复方黄柏液对大鼠感染性创面表皮干细胞表达的影响及干预机制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4 .
[7] 陈奕. 自体骨髓移植结合中药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9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83 条
[1] 刘伟. 以胸部外伤为主的多发伤的救治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3) .
[2] 曹荣格,陈东,赵涛,叶宁. 外伤性脾破裂的保脾治疗[J]安徽医药, 2002,(03) .
[3] 郑胜永,何先弟,汪华学,吴强,赵飞,赵士兵,刘成. 多发伤患者预后因素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09) .
[4] 张克勇,刘辉,徐夕亭,张韵.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腹部多发伤136例救治体会[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08,(06) .
[5] 赵颜莉,龙梅,吴超群. 1例颈部火器盲管伤并异物存留患者的护理[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0,(04) .
[6] 陈一冰,熊正英,周勇,李靖. 骨质疏松症的运动疗效及运动处方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2,(04) .
[7] 张翠霞,陈立娥,王珍,王洪岩,韩海霞. 阶段性营养支持组合方法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研究[J]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4,(05) .
[8] 李征宇,刘传安. 基层医院心脏刀刺伤的救治体会[J]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6,(03) .
[9] 张维国,杨文东,杨燕. 创伤性骨折后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分析[J]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8,(06) .
[10] 胡平,高劲谋,韦功滨,王建柏. 多发伤合并肋骨骨折687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 2007,(22)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 条
[1] 李婧. 多发伤骨折急救及重症监护病房护理[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 2009 .
[2] 李青,王春庆,刘钢,肖正亮,邓进. 多发伤救治中骨折漏诊原因分析[A]2006年贵州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 2006 .
[3] 黄谢山,余海,唐建. 颌面颈部枪弹伤特点及救治[A]海南省口腔医学会第二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 2000 .
[4] 杨俊行,赵国昌. 胸外伤141例临床治疗体会[A]河南省外科创伤及灾难救治护理专科知识学术会议(外科护理学组)论文集[C], 2011 .
[5] 熊建生,陈自力,宋景春,黄薇,李剑,张昕. 多发伤血小板计数变化与预后的关系[A]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长城危重病论坛论文汇编[C], 2013 .
[6] 蔡明明. 正确认识医务监督在竞技体育中的作用[A]《体育科研》2006年第4期(总第104期)[C], 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