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0 条
[1] 刘粤疆. 苦参碱离子敏感型眼用原位凝胶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0 .
[2] 张若丹. JY生物黏附凝胶药学部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0 .
[3] 王扬. 葡萄糖敏感性水凝胶的合成[D]西北大学, 2011 .
[4] 睢诚. 托特罗定透皮凝胶剂的研究[D]吉林大学, 2011 .
[5] 许李. 马钱子中士的宁的巴布剂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1 .
[6] 吴长龙. 中药成份配方“皮癣净”凝胶剂的研制及其抗真菌活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11 .
[7] 高玉白. 丹皮酚滴丸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1 .
[8] 邓玮. 川芎及其凝胶制剂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10 .
[9] 廖远霞. 肝癌介入治疗用的高浓度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甲基丙烯酸丁酯)纳米凝胶分散体的制备、表征及相关生物学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 2009 .
[10] 李程程. 一种新型pH敏感的双重交联海藻酸钠/N-α-戊二酸壳聚糖水凝胶作为蛋白质类药物的口服载体[D]安徽师范大学, 2011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3 条
[1] 党奇峰. 低温超大孔温敏水凝胶的制备、生物相容性及其作为对虾类淋巴细胞3D培养体系的可行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1 .
[2] 倪健. 抗栓素药学及药代动力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4 .
[3] 高虹. 磁性纳米高分子聚合物在肿瘤靶向化疗中的初步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 2004 .
[4] 石海涛. 胰岛素-多孔羟基磷灰石微球口服给药系统的研究[D]四川大学, 2004 .
[5] 吴雯. 丝胶蛋白基环境敏感性互穿网络水凝胶及其在药物控释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 2006 .
[6] 陈智. 刺五加黄芪凝胶的制备工艺及临床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6 .
[7] 王斌. 含有三唑基因的刺激响应性高分子及其水凝胶的合成、表征与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 2007 .
[8] 许同桃. 丹皮酚、有机多胺衍生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生物活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 2007 .
[9] 庞纪平. 元胡止痛控释片和清热凝胶的研究[D]天津大学, 2008 .
[10] 刘强. 冬病夏治方的制剂开发及作用机理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 2009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31 条
[1] 王学清,齐宪荣,刘跃鹏. 盐酸丁卡因脂质体凝胶剂的经皮渗透性[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04) .
[2] 魏凤春,张恒,张晓,贺跃进. 智能材料的开发与应用[J]材料导报, 2006,(S1) .
[3] 温辉,戴亚妮,周红. 多肽、蛋白质类药物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 2010,(03) .
[4] 马远涛,冯锁民,师李丹,王珍. 炉甘石凝胶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J]儿科药学杂志, 2012,(01) .
[5] 刘玉雯,余祥彬,李彦萍. 酮洛芬羟丙基-β-环糊精凝胶剂的制备及其经皮渗透性[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7,(05) .
[6] 柴逸峰,吴玉田,李翔. 药物分析(Ⅰ)[J]分析试验室, 2004,(06) .
[7] 柴逸峰,吴玉田,李翔. 药物分析(Ⅱ)[J]分析试验室, 2004,(07) .
[8] 范润珍,万义玲,宋文东. 硝酸益康唑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6,(02) .
[9] 张晟,杜建,孙蕊,熊成东,彭宇行. 蛋白质、多肽类药物控制释放体系的研究[J]高分子通报, 2005,(01) .
[10] 张利民,倪健. 中药缓释制剂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03,(05)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邓树海,魏培. 原位凝胶控释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A]2007年全国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7 .
[2] 赵家军. 中药缓释制剂的研究现状[A]第九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大会报告及论文集[C], 2007 .
[3] 杜秋,杜守颖,陆洋,BAI Jie,LI Hui-yun. 智能水凝胶在智能给药系统中的应用[A]“好医生杯”中药制剂创新与发展论坛论文集(下)[C], 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