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3 条
[1] 王瑞华. 李粮店煤矿水文地质特征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 2010 .
[2] 黄静静. 基于多含水层水力联系的奥灰水突水监测预警系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 2011 .
[3] 陈娅鑫. 深部煤层开采矿井防治水技术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 2011 .
[4] 冯林传. 巴音河山前冲洪积平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长安大学, 2011 .
[5] 高东东. “5.12”地震活动断裂水文地质特征及其对地下水系统划分的影响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 2011 .
[6] 韩云春. 基于采动效应研究的注浆工作面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D]安徽理工大学, 2011 .
[7] 陈善成. 潘三煤矿西翼8煤水文地质特征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 2010 .
[8] 张渊. 带压开采底板突水破坏规律与突变模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 2002 .
[9] 张黎. 银川盆地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长安大学, 2003 .
[10] 王学杰. 马路坪矿段深部开采涌水量预测及防治研究[D]中南大学, 2004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2 条
[1] 刘国. 川西北高原壤塘县大骨节病病区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病情相关关系的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 2011 .
[2] 唐胜传. 复杂场地高坝建设适宜性的工程地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 2002 .
[3] 胡安焱. 干旱地区内陆河的水文生态特征及其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研究——以塔里木河为例[D]长安大学, 2003 .
[4] 杨澍. 基于遥感技术的三江平原生态地质环境综合研究[D]吉林大学, 2005 .
[5] 程祖锋. 建筑基础腐蚀性试验与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 2006 .
[6] 刘海波. 自然权重原理及其在煤矿安全评价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 2006 .
[7] 施枫芝. 我国北方中小流域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的研究[D]吉林大学, 2009 .
[8] 邓红卫. 典型矿山地下水防治与资源化调控及工程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 2009 .
[9] 李云龙.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姚桥矿水害防治方法与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0 .
[10] 都平平. 生态脆弱区煤炭开采地质环境效应与评价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 2012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70 条
[1] 张金海,凌以奎. 宿州市市区浅层工程地质条件评价[J]安徽地质, 1998,(03) .
[2] 王宝贤,王键,甘圣丰. 刘桥一矿-380石门过刘桥断层安全性分析[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4) .
[3] 汤洁,赵凤琴,林年丰,王娟. 多种模型集成的方法在土壤养分评价中的应用[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1) .
[4] 张梧荫. 张峰水库输水线路大阳联接段工程地质探讨[J]电力学报, 2005,(01) .
[5] 林年丰,汤洁,孙平安,李昭阳,汪雪格,王晨野. 农业生态环境的数字化研究[J]地学前缘, 2008,(02) .
[6] 王兴. 地下热水生产井与回灌井间距及其影响因素[J]地下水, 2005,(02) .
[7] 康卫东,王润兰. 水源地勘察评价分类体系的构建及其意义[J]地下水, 2006,(01) .
[8] 张春志. MODFLOW在地下水水源地水质预测中的应用[J]地下水, 2007,(01) .
[9] 罗先香,杨建强. 中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3,(01) .
[10] 陈叔海,谭先锋,王志敏. 小汤山矿水区地震化学场及水质变化的实验研究[J]地震地质, 1984,(01)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 条
[1] 丁德民,马凤山,王成,宋召法,张亚民,王杰,郭捷. 海底矿体开挖下的断裂带突水效应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 2011 .
[2] 许惠德,马金荣,姜振泉. 潘庄一号井田拟建岩石大巷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和围岩稳定性预测[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三)[C], 1992 .
[3] 张洪明,田维强. 沿河县谯家镇抬头井地面塌陷成因及机理分析[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0 .
[4] 王桦,周继生,曹思华. 潘三矿1711_0(3)工作面突水机理探讨[A]纪念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矿井地质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专辑[C], 2002 .
[5] 孙本魁. 恒源煤电山西组6煤层承压水上开采安全技术实践及认识[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论坛文集[C], 2008 .
[6] 李云峰,徐胜平,李忠凯. Excel在海孜煤矿矿井涌水量估算中的应用[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论坛文集[C], 2008 .
[7] 廖先远,贾朋涛,高健,石昱祯. 简易水文观测中冲洗液消耗(漏水)量及涌水量观测方法探讨[A]2010四川省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10 .
[8]中国岩溶充水矿床的水文地质勘探类型[A]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文集(4)[C], 1988 .
[9] 王键,甘圣丰. 刘桥一矿-380石门过刘桥断层安全性分析[A]煤矿安全与地球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6 .
[10] 张鸿. 水土流失中水损失的新概念[A]中国首届城市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