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5 条
[1] 池高亮. 红脂大小蠹发生区本地小蠹虫伴生长喙壳类真菌及其致病力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
[2] 钱万强. 松材线虫侵染后马尾松体内的苯丙烷代谢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9 .
[3] 邵杨. 陕西两个漆树品种漆酶割漆季节活性变化及同功酶研究[D]西北大学, 2011 .
[4] 潘杰. 红脂大小蠹危害特性、种群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11 .
[5] 朱晓梅. 新疆榆树小蠢虫伴生真菌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11 .
[6] 王茹琳. 华山松大小蠹对寄主及虫体挥发物的行为和触角电生理反应[D]四川农业大学, 2011 .
[7] 马超. 华山松大小蠹对华山松挥发性物质反应和飞行行为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
[8] 王乐. 华山松大小蠹共生真菌秦岭细粘束孢漆酶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
[9] 刘新博. 竹虫(Omphis fuscidentalis)体内纤维素酶系的酶学性质及分离纯化的初步研究[D]西北大学, 2011 .
[10] 任慧杰. 松材线虫纤维素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纯化和性质研究[D]青岛大学, 2011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3 条
[1] 田雪亮. 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伴生细菌多样性及生态功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
[2] 卜书海. 华山松大小蠹成虫消化道与生殖系统结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
[3] 张健. 吉林省天牛科昆虫分类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1 .
[4] 吴坤. 杂色云芝(Coriolus Versicolor)和杂色云芝漆酶及其对环境污染物降解的研究[D]浙江大学, 2002 .
[5] 吕家华. 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纤维的作用[D]东华大学, 2003 .
[6] 杨天赐. 黑翅土白蚁内切-β-1,4-葡聚糖酶分离纯化及其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 2004 .
[7] 王志刚. 中国光肩星天牛发生动态及治理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04 .
[8] 董佳里. 粗毛栓菌漆酶的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研究[D]四川大学, 2005 .
[9] 邢晓科. 猪苓与伴生菌相互作用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5 .
[10] 黄乾明. 漆酶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及其酶的分离纯化、性质和基因克隆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06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7 条
[1] 袁海山,王文凯,谢广林,闵亮. 我国天牛的进出口检疫现状及处理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09,(17) .
[2] 许云贺,张莉力,曹新民. 秸秆利用中白腐真菌的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34) .
[3] 池雅琴,黄奎. 纤维素酶活力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 2010,(24) .
[4] 李纯,汤坚,丁珊,孙继美. 白僵菌酯酶同工酶薄层等电聚焦电泳分析[J]安徽农学院学报, 1991,(03) .
[5] 骆有庆,李建光. 杨树天牛灾害控制的应用技术和基础研究策略[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9,(04) .
[6]Cellulase in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adults emerging from different host tree species[J]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2008,(01) .
[7] 陈辉,唐明. 华山松大小蠹共生真菌对华山松木质部危害的解剖学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 2002,(06) .
[8] 陆文清,何丽花,曹云鹤. 饲料用木聚糖酶活力测定的研究[J]饲料工业, 2009,(04) .
[9] 王彪,陈体强. 核酸、蛋白质电泳及其相关技术在食用真菌学上的应用(综述)[J]福建农业学报, 2004,(02) .
[10] 杨登峰,关妮,米慧芝,杜奇石,张穗生,黄日波. 眉斑并脊天牛纤维素酶性质的研究[J]广西科学, 2011,(03)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李宗波,李冰,欧晓红,邵维福. 入侵种桉材小蠹的为害特征及空间分布[A]云南省昆虫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1 .
[2] 董娜,张路平. 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分泌-排泄物蛋白组分比较观察[A]中国动物学会北方七省市动物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5 .
[3] 汪来发,朴春根,李永,田国忠,贺长洋. 松材线虫产生的分泌物对松树的致病作用[A]中国植物病理学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