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63 条
[1] 乔芬. 柑橘衰退病和碎叶病新型脱毒方法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2] 罗丽. 柠檬形克勒克酵母(34-9)对柑橘意大利青霉抑菌机理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3] 王引. 柑橘溃疡病不同抗性类型生理差异比较及SA诱导的抗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4] 林桂玉. 菊花超微弱发光及生理生化代谢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
[5] 王新新. ~(60)Coγ射线辐照毛竹种子的生物学诱变效应[D]安徽农业大学, 2010 .
[6] 李国庆. 砀山酥梨石细胞发育过程中木质素沉积及结构特性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 2010 .
[7] 高雄杰. 采后硅酸钠处理对“玉金香”甜瓜活性氧及其代谢体系的诱导[D]甘肃农业大学, 2010 .
[8] 刘志伟. 毛竹笋采后纤维化过程中纤维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D]浙江农林大学, 2010 .
[9] 高艳娜. 小麦产后品质变化规律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 2010 .
[10] 刚明慧. 库尔勒香梨宿萼果及粗皮果防治技术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 2010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9 条
[1] 陆燕元. 干旱胁迫及复水过程中转Cu/Zn SOD和APX基因甘薯生理生化响应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
[2] 鞠志新. 东北地区牡丹生态适应性及抗寒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11 .
[3] 江国良. 枇杷在四川不同生态型区的生态适宜性及调控技术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11 .
[4] 罗海波. 鲜切茭白品质劣变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11 .
[5] 郭起荣. 厚壁毛竹的种质性状及其繁育研究[D]中南林学院, 2003 .
[6] 潘有强. 甘蔗节间生长与相关的生理生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2003 .
[7] 庞晓明. 用分子标记研究柑橘属及其近缘属植物的亲缘关系和枳的遗传多样性[D]华中农业大学, 2002 .
[8] 李守勇. 不同产地冬枣品质特性及其遗传变异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4 .
[9] 陈鹏. 小麦对白粉病诱导抗性体系中蛋白质与基因的表达差异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 .
[10] 郝林华. 牛蒡寡糖的制备与结构分析及其对植物生长和抗病性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04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68 条
[1] 刘静. 兰州百合多倍体电泳鉴定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1,(15) .
[2] 刘亚丽. 甲醇和抗坏血酸对蚕豆衰老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6,(04) .
[3] 刘小阳,高贵珍. 梨果实石细胞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7,(33) .
[4] 王家保,赫素云,贾彩红,金志强,李美英,杨小亮. 荔枝采后保鲜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8,(29) .
[5] 何士敏,向倩,周先容. 茎瘤芥种子萌发期过氧化物酶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03) .
[6] 魏胜林,刘业好,王家保,屈海泳. PP_(333)对菊花生长开花及褐斑病抗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1,(04) .
[7] 汪志浩,周青. 稀土铽对辣根抗氧化酶的影响[J]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7,(06) .
[8] 石玉兰,陈宣,岳君,安黎哲,李新荣,陈国雄. 水杨酸通过提高抗氧化酶系统活力增强拟南芥悬浮细胞的耐寒性[J]冰川冻土, 2010,(06) .
[9] 严寒,赵福永,许本波,何勇,姜炎彬,田志宏. 氯化胆碱对马蹄金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北方园艺, 2008,(11) .
[10] 龚荣高,吕秀兰,张光伦,王永清. 天然保鲜剂对枇杷采后膜脂过氧化保护酶活性的影响[J]北方园艺, 2010,(06)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 条
[1] 刘玲,李疆,匡玉疆,于强. 梨果实石细胞研究进展[A]全国第四届梨科研、生产与产业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5 .
[2] 韩华,张玉星,乔进春. 水杨酸在植物成熟衰老作用中的研究进展[A]全国第四届梨科研、生产与产业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5 .
[3] 费帆,陈兴煌,王则金. 气调冷藏对荔枝主要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A]2006福建省冷藏技术研讨会论文资料集[C], 2006 .
[4] 张彩珍,王则金,林启训. 春笋低温臭氧贮藏保鲜技术研究[A]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分会场“食品冷冻与冷藏的安全与节能”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7 .
[5] 冀宪领,盖英萍,牟志美,刘训理,王洪利. 氯化钠胁迫对桑树保护酶系的影响[A]中国蚕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 2004 .
[6] 田晓明,谭晓风,罗茜,郭静宜,谷振军. 油茶过氧化物酶基因家族的cDNA克隆与原核表达[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9 木本粮油产业化论文集[C], 2009 .
[7] 卫麦霞,龚道新,任竞,刘明洋,汪传刚. 咪鲜胺及其制剂和主要代谢物对三叶浮萍SOD和POD活性的影响[A]第二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7 .
[8] 杨军英,杨献光,赵青青. 不同物种石细胞形成相关基因pal的生物信息学分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届中药鉴定学术会议暨WHO中药材鉴定方法和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0 .
[9] 韩文娟,戴丹丹,黄辉. 盐胁迫对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生理特性的影响[A]农业环境与生态安全——第五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