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王若丁. 西藏工布乌头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 2015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08 条
[1] 于海洋. 牙鲆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和美洲牡蛎抗病相关基因SNP的初步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 2010 .
[2] 张彩英. 小麦主要产量和品质性状的QTL鉴定及ZDS功能标记的开发[D]河北农业大学, 2010 .
[3] 石从广. 油菜EMS诱变群体的构建以及油脂代谢相关基因等位多态性与油脂品质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 2010 .
[4] 郑维列. 西藏色季拉山长鞭红景天种群生态学特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
[5] 文亚峰. 人心果品种资源亲缘关系及其授粉亲和性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6 .
[6] 王玉山. 侧柏种源遗传多样性与地理变异规律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1 .
[7] 罗其花. 中国小蜂螨自然种系构成、流行病学调查及寄生生物学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
[8] 吴琼. 中国环颈雉屠宰和肉质性状相关候选基因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
[9] 张玮. 北沙柳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分析与优良无性系筛选[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 .
[10] 李晓宇. 利用SSR分子标记选育低氰含量高丹草新品系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32 条
[1] 杜传印,王玉军,李斯深,李常保,刘洪祥,田纪春. 烟草AFLP银染分析体系的建立[J]山东农业科学, 2007,(05) .
[2] 任海霞,宫志远,李瑾,任鹏飞,姚强,曲玲. 平菇RAPD-PCR反应体系优化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 2009,(03) .
[3] 丁洲,席瑶,许国辉. 不同方法提取龙井43茶树叶片和茶籽中的DNA[J]安徽农学通报, 2008,(10) .
[4] 蔡健,王永杰,杨剑波. AFLP分子标记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02,(02) .
[5] 关德军. AFLP技术原理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5) .
[6] 白玉. DNA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07,(24) .
[7] 王念,何威,王文君,刘迎节. AFLP分子标记在泡桐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与前景[J]安徽农业科学, 2008,(01) .
[8] 张美云,廖亮,徐玲玲. 分子标记技术在茶树研究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1) .
[9] 袁祖丽,刘秀敏,李华鑫,孙晓楠. 应用于茶学领域的植物生物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2) .
[10] 陈俊百,张林,赵卫国,潘一乐. 分子标记及在核心种质中的应用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3)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3 条
[1] 王强,张茂君. 分子标记技术在苹果属植物遗传育种研究上的应用[A]中国园艺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2004 .
[2] 董祯,张玉星,王国英,申连英,张江红. 梨分子标记研究进展[A]全国第四届梨科研、生产与产业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5 .
[3] 齐靖,申连英,毛永民,宋仁平. 枣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A]第四届全国干果生产、科研进展研讨会论文集[C], 2005 .
[4] 任朝兴,黄建昌,李凌,肖艳. 番木瓜分子标记研究进展[A]中国园艺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2006 .
[5] 张卫东,廖力,蒋立琴,徐淼锋,陈其文. 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检疫线虫分类鉴定中的应用[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8 .
[6] 王永强,张寒霜,赵俊丽,郭娴. MFLP分子标记及其在棉花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前景[A]中国棉花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 2010 .
[7] 陈洪梅,徐春霞,谭静,番兴明. DNA分子标记及其在玉米遗传育种中的应用[A]云南省作物学会2004—2006年优秀论文选集[C], 2006 .
[8] 王益,左云娟,周世良. 茶微卫星引物的开发[A]全国茶业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7 .
[9] 季鹏章,汪云刚,蒋会兵,唐一春,王平盛,张俊,黄兴奇. 云南大理茶资源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A]中国茶叶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9 .
[10] 向春阳,杨勇. 青饲玉米遗传育种研究的发展趋势[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 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