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0 条
[1] 江鑫. 食品及环境样品中三聚氰胺的液质联用分析技术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 2010 .
[2] 王静华. 环境中甾体化合物的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D]长春理工大学, 2010 .
[3] 许娜. 乙炔黑复合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在环境激素分析中的应用[D]湘潭大学, 2010 .
[4] 熊晓妹. 木浆造纸废水优势菌筛选及其固定化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9 .
[5] 顾凯华. 南京冬季雾天PM_(10)、PM_(2.5)中PAHs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1 .
[6] 张存良. 淮南市饮用水源地水中内分泌干扰物污染特征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 2010 .
[7] 王西会. 中原油田基地污水处理厂废水中COD与TOC相关性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 2010 .
[8] 苏雷燕. 上海市城区大气VOCs的变化特征及反应活性的初步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 2012 .
[9] 乔月珍. 上海市机动车和涂料VOCs源成分谱及其大气反应活性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 2012 .
[10] 苏文斌. 固体表面发光技术及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D]首都师范大学, 2003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 条
[1] 靳保辉. 液相臭氧化反应机理研究及在化学耗氧量测定中的应用[D]厦门大学, 2004 .
[2] 罗孝俊. 珠江三角洲河流、河口和邻近南海海域水体、沉积物中多环芳烃与有机氯农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4 .
[3] 袁懋. 典型水体有机污染物指示指标的研究[D]吉林大学, 2008 .
[4] 高玉秋. 高通量筛选环境雌激素类化合物的方法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9 .
[5] 朱刚兵. 基于β-环糊精和纳米碳材料的POPs电化学传感研究[D]湖南大学, 2013 .
[6] 董然然.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对人工繁殖南方鲇的雌性化作用[D]西南大学, 2014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3 条
[1] 李杰,夏宽新,谈亚蓓. 三乙胺废气处理工程技术应用[J]安徽化工, 2011,(02) .
[2] 陈璟士,赵小敏. 气质联用在环境突发事件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8,(01) .
[3] 田靖,丁岚,杨洪彪. 大气中有机氯农药分析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1,(11) .
[4] 邓超冰,田艳,李新平,蒋建宏,廖平德,梁柳玲. 邕江南宁段和南宁城市内河中的挥发性有机物[J]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01) .
[5] 陈红云. P&T/GC/MS/SIS法在加氯消毒饮用水中痕量挥发性氯代烃测定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 2006,(07) .
[6] 王伟. 多环芳烃测定中净化方法的研究[J]干旱环境监测, 2009,(04) .
[7] 王有乐,孙苑菡,周智芳,张建奎,张庆芳. 黄河兰州段COD_(Cr)降解系数的实验研究[J]甘肃冶金, 2006,(01) .
[8] 杨柳,杨凯,路平,于同泉,王建立. 牛奶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环境激素测定方法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 2011,(09) .
[9] 文峰,范莉,尹辉,杨坤红,刘晓燕. 岷江成都段有机物污染调查[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5,(03) .
[10] 陈明曦,黄钰铃,时晓燕,姚云鹏. 校园生活污水水质时空动态规律初探[J]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6,(02)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陈家桂,张卿川,范丽虹. 美国固定源废气排放物VOCs的监测方法与启示[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 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