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8 条
[1] 李斐. 中药材罗汉果中污染物限量标准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7 .
[2] 兰倩. 百合的离体快繁与多倍体诱导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11 .
[3] 黄春梅. 罗汉果离体快繁及其细胞组织学观察[D]福建农林大学, 2007 .
[4] 邝玮琦. 罗汉果快繁技术研究及其应用[D]湖南农业大学, 2011 .
[5] 李倩. 高纯罗汉果苷V的提取纯化技术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11 .
[6] 王要芳. 磁珠富集法开发罗汉果微卫星引物[D]广西师范大学, 2011 .
[7] 周莉. 罗汉果茎叶总黄酮提取纯化工艺及其质量分析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1 .
[8] 陈旭冰. 两种葫芦科植物的三萜类化学成分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 2012 .
[9] 李丽. 罗汉果甜苷V人工抗原的制备及免疫学特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 2012 .
[10] 陈海燕. 罗汉果多糖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Ⅰ)[D]广西师范大学, 2002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 条
[1] 付伟. 罗汉果二倍体及四倍体遗传变异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1 .
[2] 白明生. 绞股蓝皂甙酸水解产物与紫色丝膜菌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
[3] 唐其. 罗汉果转录组、表达谱的高通量测序及甜苷V生物合成关键酶的克隆[D]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0 .
[4] 朱英芝. 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罗汉果分离株及转基因罗汉果的研究[D]广西大学, 2012 .
[5] 曾其国. 广西桂北峰丛岩溶生态区罗汉果的农业地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 2012 .
[6] 刘丽华. 罗汉果遗传图谱构建及农艺性状QTL定位[D]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0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65 条
[1] 秦新民,杨华,韦素玲. 罗汉果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J]安徽农业科学, 2008,(09) .
[2] 吴代东,吴宗立,韦绍龙,李朝生,韦华芳. 罗汉果两茬栽培关键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29) .
[3] 刘华英,覃灵华,罗春玉,石贵玉. 罗汉果茎尖超低温保存后再生植株的遗传稳定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0,(02) .
[4] 罗剑,蓝群. 罗汉果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11,(04) .
[5] 张文清,马少妹,谢威,吴胜富,黄增尉,袁爱群. 超声场强化和常规提取罗汉果甜苷动力学模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1,(10) .
[6] 陈继富. 罗汉果农青2号移栽生物学特性及适应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1,(10) .
[7] 康如龙,刘倩,苏小建. 利用树脂脱色对罗汉果深加工柱流液中还原糖的测定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2,(12) .
[8] 梁成钦,周先丽,刘林文,苏小建,徐庆. 利用RP-HPLC法研究罗汉果采后贮藏期甜苷V的含量变化趋势[J]北方园艺, 2010,(20) .
[9] 陈继富,田启健. 罗汉果组培苗在湖南湘西地区的引种研究[J]北方园艺, 2010,(21) .
[10] 莫长明,马小军,齐力旺,白隆华,石磊,冯世鑫. 罗汉果遗传性状变异、相关及通径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04)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刘丽华,马小军. 罗汉果研究进展[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 2010 .
[2] 蒲瑞翎,白隆华,蒋向军,沈瑞国. 广西特产药材罗汉果GAP基地建设的问题与对策[A]药用植物研究与中药现代化——第四届全国药用植物学与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4 .
[3] 刘绍华,黄泰松,邹克兴,李桂湘,潘艳坤,孟冬玲,陈志燕,许蔼飞,韦祎. HPLC/ESI/MS法测定卷烟烟丝和烟气中的罗汉果苷V[A]广西烟草学会2008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