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45 条
[1] 苏琳. 控释尿素施用方式对玉米氮素与水分利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
[2] 李府. 不同基因型冬小麦穗粒发育和籽粒蛋白质品质对硫的响应[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
[3] 王新宁. 普通小麦—西藏半野生小麦RIL群体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
[4] 吴世文. 不同小麦雄性不育类型AGPase活性及杂种光合特性的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
[5] 姚海兰. 施钾时期对甘薯产量和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
[6] 高春华. 不同小麦品种耗水特性和产量形成生理基础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
[7] 张体彬. 土壤水分对小麦籽粒淀粉积累特征及粒度分布的调节效应[D]山东农业大学, 2009 .
[8] 张一. 栽培技术措施对冬小麦茎秆抗倒性能及产量的影响[D]安徽农业大学, 2010 .
[9] 沈薇薇. UV-B辐射增强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影响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 2010 .
[10] 仲彩萍. 重离子辐照玉米品质分析与蛋白质多态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10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5 条
[1] 姚凤娟. 施氮和花后灌溉对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D]山东农业大学, 2009 .
[2] 郑成岩. 土壤水分与耕作方式对冬小麦水分利用特性和碳氮代谢及产量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 2011 .
[3] 李勇. 水氮互作对小麦谷蛋白亚基以及谷蛋白大聚合体粒度分布的调控[D]山东农业大学, 2011 .
[4] 张传辉. 小麦籽粒淀粉粒粒度分布特征及形成的生理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10 .
[5] 李华伟. 遮光和渍水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D]南京农业大学, 2011 .
[6] 李絮花. 冬小麦断根调控机理和断根与施肥的互作效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2 .
[7] 王若仲. 亚种间杂交稻的籽粒灌浆机理及其化学调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02 .
[8] 李明. 寒地高产玉米产量及品质形成与调控规律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 2002 .
[9] 张保仁. 高温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调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3 .
[10] 王旭东. 磷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3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05 条
[1] 时岩玲,田纪春. 小麦不同Wx蛋白缺失材料及其F_1代糊化特性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 2003,(02) .
[2] 王东,于振文,张永丽,张珍. 收获时期对优质强筋冬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 2003,(05) .
[3] 周国勤,张应香,李宇峰,李明慧,李刚. 信阳234的籽粒灌浆特性及蛋白质、淀粉积累动态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 2008,(01) .
[4] 裴玉贺,宋琳,潘启苗,张恩盈,郭新梅,宋希云. 小麦谷蛋白大聚合体提取方法和积累过程的初步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 2009,(05) .
[5] 牛凯丽,李友军,郅娟娟,黄明,吴金芝. 不同时期灌水对强筋小麦郑麦9023蛋白质及其组分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 2010,(09) .
[6] 张晓艳,王丽丽,刘淑云,封文杰,王风云,朱建华. 不同基因型甘薯品种产量及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J]山东农业科学, 2011,(01) .
[7] 余相. 杨树与小麦间作生态因子变化及对小麦产量·质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3,(05) .
[8] 王鑫,原向阳,郭平毅,姚满生,王宏富. 单嘧磺隆对谷子营养价值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6,(03) .
[9] 韩占江,王伟华,胡尚连,郜庆炉,吴玉娥. 硫对不同品质类型春小麦籽粒淀粉及其组分的效应[J]安徽农业科学, 2006,(04) .
[10] 孙海燕,罗兵,徐朗莱. 壳聚糖浸种对黄瓜幼苗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4)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 条
[1] 郑艺梅,郑琳,华平,胡秋丽,黄霞. 糙米发芽过程中营养成分及抗营养因子变化的研究[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农科卷)[C], 2005 .
[2] 闫艳红,杨文钰,张静,万燕,罗庆明. 叶面喷施烯效唑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A]作物逆境生理研究进展——中国作物生理第十次学术研讨会文集[C], 2007 .
[3] 樊高琼,杨文钰. 烯效唑干拌种对小麦的品质效应[A]作物逆境生理研究进展——中国作物生理第十次学术研讨会文集[C], 2007 .
[4] 马东辉,王月福,林琪,刘义国. 花后不同土壤含水量对优质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A]中国作物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7 .
[5] 熊飞,朱敏敏,王忠,顾蕴洁,陈刚. 不同施氮时期对水稻剑叶光合特性及稻米品质的影响[A]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7 .
[6] 李春燕,王祥菊,张影,郭文善,封超年,朱新开,彭永欣. 宁麦9号植株碳氮代谢特点及其与籽粒品质的关系[A]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7 .
[7] 朱云集,夏来坤,郭天财,王晨阳,韩燕来. 铜、镉胁迫下施硫对冬小麦碳氮运转和籽粒产量的影响[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