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7 条
[1] 吴林园. 四种形态类型诸葛菜的遗传多样性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 2010 .
[2] 吴岱镳. 地被绿化植物二月兰的生物学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10 .
[3] 潘秀秀. 二月兰种子及幼苗抗旱性和耐盐碱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11 .
[4] 刘晓军. 诸葛莱(Orychophragmus violaceus)EPSP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分析[D]四川大学, 2002 .
[5] 田连福. 壶瓶碎米荠的营养成分分析及其生态条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03 .
[6] 杨江义. 油菜和诸葛菜离体培养特性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 2001 .
[7] 曾小莹. 芥菜型油菜—诸葛菜属间非整倍体的细胞遗传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3 .
[8] 刘旻. 白菜和白菜型油菜与诸葛菜杂种及后代的遗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5 .
[9] 王瑞. 中国水仙的细胞学观察和六倍体诱导[D]厦门大学, 2007 .
[10] 王欣. 诸葛菜总黄酮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 条
[1] 王玲平. 十字花科植物CYP86MF同源基因的结构、功能及进化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 2004 .
[2] 李再云. 甘蓝型油菜与诸葛菜的远缘杂交研究和诸葛菜的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 1992 .
[3] 王爱云. 芸薹属与诸葛菜属间远缘杂交及种质创新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06 .
[4] 徐传远. 油菜与诸葛菜远缘杂交后代的选育及遗传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 2007 .
[5] 张莉俊. 二月兰遗传多样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8 .
[6] 姚行成. 芸薹属栽培种与野生种Brassica maurorum的种间杂交及基因组关系[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7] 田保明. 基于RNAi技术的BnFAE1基因沉默及对甘蓝型油菜芥酸合成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8] 康利平. 野生蔬菜—地笋生物学特性、生育规律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3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1 条
[1] 王欣,夏新奎,徐固华. 微波辅助萃取诸葛菜中的总黄酮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22) .
[2] 倪士峰,陈卓,巩江,骆蓉芳,李智选,崔延堂,赵桂仿. 国产诸葛菜属植物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14) .
[3] 王欣,徐固华. 诸葛菜蛋白提取工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19) .
[4] 马密霞,梅燕. 诸葛菜的研究现状与开发应用前景[J]安徽农业科学, 2012,(09) .
[5] 李秀莲,王海滨. 二月兰的特征特性及其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 2009,(05) .
[6] 张莉俊,韩颖,戴思兰. 二月兰传粉生物学研究[J]北方园艺, 2007,(12) .
[7] 余宏军,蒋卫杰,孙奂明,韩亚钦,曹华. 十九种稀特蔬菜的营养价值[J]北方园艺, 2008,(08) .
[8] 王雁,彭镇华. 二月兰的多用途开发与城市绿化应用[J]中国城市林业, 2006,(03) .
[9] 肖龙,罗鹏. 诸葛菜的研究现状与开发前景[J]西北植物学报, 1994,(03) .
[10] 刘会超,贾文庆,贾国瑞,周艳霞. 二月兰花色苷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 2010,(02)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刘洪章,文连奎,郝瑞,贾慧鸣. 黑穗醋栗果实营养成分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成立70周年纪念优秀论文选编[C], 1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