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6 条
[1] | 姚林梅. 叶籽银杏叶生雌性生殖器官形态发生及成熟种子特性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
|
[2] | 韩晨静. 银杏与叶籽银杏胚珠发育的组织化学比较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1
.
|
[3] | 张芳. 叶籽银杏变异特性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 2011
.
|
[4] | 冯晓黎. 银杏主要栽培品种的RAPD分子鉴别[D]中南林学院, 2002
.
|
[5] | 张运吉. 七叶树种子特性及种苗品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3
.
|
[6] | 王改萍. 银杏营养贮藏蛋白质的变化规律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3
.
|
[7] | 王锋. 银杏外种皮活性成分分离纯化工艺与动力学模型研究[D]西北大学, 2003
.
|
[8] | 葛永奇. 孑遗植物银杏遗传多样性研究[D]浙江大学, 2003
.
|
[9] | 周建勇. 希蒙德木扦插繁殖技术及种子活力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4
.
|
[10] | 于维华. 银杏种实发育过程及中种皮PCD研究[D]扬州大学, 2004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 条
[1] | 闫小玲. 基于cpDNA单倍型和SSR分析的银杏群体遗传结构和谱系地理学研究[D]浙江大学, 2010
.
|
[2] | 黄文. 白果活性蛋白的分离、纯化、结构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2
.
|
[3] | 郭长禄. 银杏再生体系建立和LEAFY基因表达、转化的研究[D]浙江大学, 2004
.
|
[4] | 王利. 银杏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AFLP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6
.
|
[5] | 刘佳佳. 高产黄酮苷和萜内酯银杏细胞系选育及黄酮苷积累调控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1999
.
|
[6] | 王国霞. 古银杏雄株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及花粉用优良单株初步选育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7
.
|
[7] | 葛玉辉. 内蒙古石拐盆地中侏罗世植物群及银杏目与茨康目化石新材料[D]吉林大学, 2008
.
|
[8] | 陈羡德. 植物源农药原料林树种苦楝良种选育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 2008
.
|
[9] | 巩其亮. 银杏无性系材性遗传变异及良种选择[D]山东农业大学, 2009
.
|
[10] | 王若涵. 木兰属生殖生物学研究及系统演化表征探析[D]北京林业大学, 2010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21 条
[1] | 曹帮华,蔡春菊. 银杏种子生理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 2001,(01)
.
|
[2] | 曹帮华,蔡春菊,仵爱之. 断胚根处理对银杏种子发芽成苗影响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 2001,(04)
.
|
[3] | 赵丽英,贾冀梅. 南阳银杏古树资源及其保护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 2008,(20)
.
|
[4] | 王明珍. 银杏人工授粉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1,(02)
.
|
[5] | 张仲鸣. 银杏精原细胞和精细胞的初步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06)
.
|
[6] | 程金新,李云,王勇,姜金仲,王谦,冯大领,胡君艳. 秋水仙碱诱导银杏花粉染色体加倍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6,(06)
.
|
[7] | 王莉,金飚,陆彦,金鑫鑫,滕年军,陈鹏. 银杏胚珠发育及其传粉生物学意义[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0,(02)
.
|
[8] | 王建,王九龄,魏刚,刘昌迎. 不同生育期银杏种子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8,(04)
.
|
[9] | 郝岗平,杜希华,史仁玖,张松贺,张慧娟,杨清. 银杏幼嫩茎段培养诱导愈伤组织及其细胞学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 2003,(04)
.
|
[10] | 邓荫伟,杨林林,邓鑫州. 银杏根蘖苗扦插繁殖试验[J]福建林业科技, 2011,(04)
.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 宁平,千怀遂,马丽娜. 中国银杏的温度适宜性及其变化趋势[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 2011
.
|
[2] | 王景合,葛喜珍,温瑞. 银杏主要病害的发生及防治[A]首届全国干果生产与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1998
.
|
[3] | 程金新,李云,王勇,姜金仲,王谦,冯大领. 秋水仙碱诱导银杏花粉染色体加倍的研究[A]第五届核农学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0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