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4 条
[1] | 陈宏伟. 蛹拟青霉对三种重要微量元素的有机转化及有机转化物的功能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 2010
.
|
[2] | 鄢小宁. 利用黄瓜幼苗内生真菌种子处理防治南方根结线虫的研究[D]浙江大学, 2010
.
|
[3] | 徐国祺. 樟树叶提取物复配及其处理毛竹抗菌性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
.
|
[4] | 周冠武. 杨树木材木质素含量快速评价及漆酶活化木质素制备纤维板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
.
|
[5] | 王绪霞. 苎麻炭疽病菌的分离鉴定及抗病基因文库的构建[D]华中农业大学, 2011
.
|
[6] | 游崇娟. 中国鞘锈菌的分类学和分子系统发育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12
.
|
[7] | 王志娟. 东北主要非褶菌和木生伞菌培养特性及分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01
.
|
[8] | 孙立夫. 黑龙江省蜜环菌生物种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03
.
|
[9] | 刘作易. 虫草属及其无性型关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1999
.
|
[10] | 邱思鑫. 防病、促生植物内生芽孢杆菌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2004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20 条
[1] | 徐天惠,刘强. 黄山非褶菌目真菌的初步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9,(01)
.
|
[2] | 余应建. 一株撑绿杂交竹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及主要培养特性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 2008,(17)
.
|
[3] | 许新玉,何德. 华山松孢锈病研究概述[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0,(21)
.
|
[4] | 刘天学,朱自学. 一种大型野生真菌子实体解剖学和可食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0)
.
|
[5] | 肖春玲,贺晖,廖信军,邹小明,李晓红. 井冈山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初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08)
.
|
[6] | 樊有赋,甘金莲,陈晔,彭琴,詹寿发. 药用蕨类植物狗脊内生真菌的初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09)
.
|
[7] | 曹晋静,康冀川,何劲,莫莉,苏昊. 喜树根际和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05)
.
|
[8] | 王迎春,李春华,王云,唐晓波. 茶园叶面真菌与茶云纹叶枯病原菌的互作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08)
.
|
[9] | 卢东升. 信阳裸子植物枝栖真菌初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28)
.
|
[10] | 闫晨曦,黄伟. 天水市古建筑的生物危害状况调查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9,(32)
.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4 条
[1] | 卢宗荣,田文利,樊艾. 云南松毛虫天敌的初步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 2007
.
|
[2] | 肖晶晶,郭萍,田云龙,于江,朱昌雄. 不同腐植酸原料中的微生物分离与鉴定[A]第六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 2006
.
|
[3] | 王迎春,李春华,王云,唐晓波. 茶园叶面真菌与茶云纹叶枯病原菌的互作关系研究[A]中国茶叶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9
.
|
[4] | 陈晔,樊有赋,彭琴,刘瑜琦,罗敏,李军. 银杏内生真菌Ⅳ——银杏不同生长期内生真菌的分布[A]中国菌物学会第二届青年菌物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2006
.
|
[5] | 詹寿发,甘金莲,樊有赋,彭琴,陈晔. 凤尾蕨内生真菌的研究Ⅰ——菌种分离及其分类鉴定[A]第八届海峡两岸菌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7
.
|
[6] | 陈晔,樊有赋,甘金莲,彭琴,詹寿发. 药用蕨类植物狗脊内生真菌的初步研究[A]2008全国药用真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8
.
|
[7] | 桂仲争,朱雅红. 蛹虫草的人工培育、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A]2008全国药用真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8
.
|
[8] | 韦继光,秦武鸣,黄勇,潘秀湖. 广西相思树病虫害调查与防治[A]植物保护与现代农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7
.
|
[9] | 曹艺潇,刘爱萍,徐林波. 草地螟幼虫病原真菌的分离和鉴定[A]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C], 2009
.
|
[10] | 张茹,李金花,张俊莲,王蒂. 生防木霉菌的抑菌机理及在抗马铃薯真菌性病害上的应用[A]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8年马铃薯大会论文集[C], 200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