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90 条
[1] 霍凤梅. 洋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与查尔酮合成酶基因的分子克隆与表达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
[2] 陈华. 猪THRSP基因5’侧翼区的SNPs、启动子效率及其与猪背膘厚之关联性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 2010 .
[3] 徐琳娜. 甘肃青海藏系绵羊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 2010 .
[4] 刘新亮. 两种披碱草属牧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
[5] 唐明. 中国湘西北壶瓶山三脉紫菀多倍体复合体的细胞地理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1 .
[6] 吴安迪. 芒草遗传多样性研究[D]海南大学, 2011 .
[7] 陈桢. 栉江珧(Atrina pectinata)、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不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1 .
[8] 陈立强. 陇东野生紫花苜蓿同工酶和SSR标记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 2010 .
[9] 娄渊根. 运用微卫星标记方法对中国绵羊遗传多样性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 2011 .
[10] 肖伟. 兰州鲇保护遗传学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11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8 条
[1] 赵斌. 生物数学的起源与形成[D]西北大学, 2011 .
[2] 刘芳. 黄土丘陵沟壑区茭蒿(Artemisia giraldii)的生态适应性研究[D]内蒙古大学, 2011 .
[3] 庄萍萍. 波斯小麦遗传多样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11 .
[4] 程光平. 巴马繐唇鲃生物学及遗传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1 .
[5] 龙明秀. 关中地区紫花苜蓿品种优势性比较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
[6] 高健. 钴-60Gamma射线辐照中国水仙的诱变效应和机理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0 .
[7] 徐成. 牙鲆雌核发育分析鉴定与性别决定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00 .
[8] 解新明. 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 Keng)的遗传多样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1 .
[9] 潘庆杰. 五龙鹅经济性状的标记及其分子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 2001 .
[10] 尤锋. 牙鲆群体遗传多样性及鲽形目鱼类分子系统学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01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64 条
[1] 苏宋旺. 关于单花莸的二型花的补记[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03) .
[2] 侯林,蔡含筠,邹向阳. 中国十个地理品系卤虫同工酶的研究[J]动物学报, 1993,(01) .
[3] 秦国庆,常洪,孙金梅. 固原黄牛群体遗传变异的研究[J]黄牛杂志, 1994,(S2) .
[4] 俞英,文际坤,朱芳贤,赵开典,宿兵,王文,林世英,刘爱华,张亚平. 云南文山黄牛和迪庆黄牛的遗传多样性比较研究[J]黄牛杂志, 1996,(S1) .
[5] ⒇张柳,常洪,毛永江,许明,宋卫涛,王冬蕾. 渤海黑牛结构基因座多型性的研究[J]黄牛杂志, 2005,(04) .
[6] 宋光明,常洪,毛永江,张柳,赖毓妍,杨欢利. 闽南牛遗传多样性及其系统地位的研究[J]中国牛业科学, 2006,(05) .
[7] 陈智华,钟金城,邓晓英,拉尼. 西藏黄牛血液蛋白多态性的研究[J]黄牛杂志, 1995,(S1) .
[8] 郭海林,刘建秀,郭爱桂,刘学诗. 中国狗牙根染色体数变异研究初报[J]草地学报, 2002,(01) .
[9] 魏臻武,符昕,耿小丽,赵艳,曹致中,胡自治. 苜蓿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SSR和ISSR分析[J]草地学报, 2007,(02) .
[10] 杨占花,魏臻武,雷艳芳,张丽芳. 两类SSR对苜蓿属种质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比较研究[J]草地学报, 2008,(06)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林能锋,许斌福. 石首鱼类的系统发育研究概况[A]2008年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 2008 .
[2] 孙启忠,张志如,赵淑芬. 科尔沁沙地苜蓿抗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A]2006中国草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 2006 .
[3] 陈智华,田风贵,钟金城. 牛种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系统分化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生态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8 .